“茶某某、張某,違規操辦喬遷宴席,給予黨內警告處分一次;木某某,工作紀律松散,給予黨內警告處分一次;李某某,工作時間玩電腦游戲,給予行政警告處分一次……”自中央出臺八項規定以來,怒江州圍繞“廉潔怒江”的目標,瞄準“四風”出實招,狠剎“庸懶散奢驕”問題,機關作風呈現新氣象,工作效能取得新提升,干部群眾給出新評價。
■州委政府態度鮮明 領導干部帶頭作表率
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怒江州委州政府態度堅決,制定《怒江州州級領導干部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規定》,嚴明政治紀律,加強作風建設,為怒江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多一些責任意識,少一些權力思想;多一些平民作風,少一些特權行為;多一些學習鍛煉,少一些濫吃濫喝;多一些黨性原則,少一些人情面子;多謀事,少謀人;多辦實事,少說空話。” 2013年3月22日,在怒江州領導干部黨風廉政建設專題講座上,履新1個多月的怒江州委書記童志云一針見血地指出全州各級領導干部落實八項規定的癥結。
“在思想認識上做到更加‘愛民’,在工作作風上做到更加‘親民’,在工作重心上做到更加‘為民’”,怒江州委副書記、州長李四明對政府廉政建設工作也作出了具體部署。
八項規定出臺以來,怒江州級領導干部按照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堅決執行八項規定。“不搞多人層層陪同,不安排轄區邊界迎送,不給基層干部和群眾增加負擔……”一條條具體的規定,表明了怒江州委的態度;《輕車簡從察民情訪民意·童志云到洛本卓鄉調研》、《州長走“親戚”》……一篇篇記者現場報道,既體現改進領導干部新聞報道的變化,也傳達了州委政府主要領導帶頭改進作風的真實行動。
瀘水縣洛本卓鄉俄嘎村村支書和玉才、福貢縣上帕鎮臘竹底村委會怒扒局組村民沙四葉都說了同樣一句話說:“沒想到,州委書記、州長能夠到我們這種偏僻落后的地方,能夠跟我們圍坐在一起談發展、聽意見。”
■紀檢監察聚焦主業 正風肅紀出實招
“那些吃吃喝喝、閑閑散散的不起眼的小問題,群眾最反感,也是最影響怒江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不良風氣”,怒江州紀委監察局負責領導在每次派出監督檢查工作組之前都這樣部署。
從2013年春節前夕開展“公款吃喝”明察暗訪向餐桌腐敗“亮劍”、公務用車統一標識管理向車輪不正之風發力、會員卡“清退”、嚴治節后“懈怠癥”到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開展五個專項治理行動,全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按照中央、省紀委轉職能、轉作風、轉方式“三轉”的要求,瞄準主業、聚焦“四風”,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地抓,一項一項地糾正,持之以恒,毫不松懈,不斷深化。
針對基層公務接待存在的問題,專門下發了《關于規范鄉鎮公務接待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鄉鎮“三定三禁”,即:全面推行廉政食堂建設,定點用餐、定額支出、定員陪同;禁止用公款大吃大喝、禁止在經營性飯店酒樓相互宴請、禁止賒賬吃喝。針對公車私用、領導干部駕駛公車等問題,出臺了《怒江州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配備使用管理實施細則》,怒江全州319個部門、1327輛公務車全部統一粘貼藍色公務用車標識,便于社會各界監督……
“從春節到現在,怒江州紀委監察局統一組織開展的集中明查暗訪工作已經有4次,每次都持續開展10天以上,基本上每個重大節假日前后都在明查暗訪。”州紀委監察局分管領導介紹,自八項規定出臺以來,連續開展10次明查暗訪,覆蓋州縣鄉427個單位和服務窗口,264個餐飲娛樂場所,檢查車輛463輛,現場糾正違反工作紀律行為823人次,36名嚴重違反工作紀律黨員干部受到黨紀政紀處理;134名一般違紀的干部進行通報批評。
為了進一步發揮監督檢查的教育警示和威懾作用,怒江州紀委監察局去年9月份采購了“高清執法儀”,能更有效地開展監督檢查。同時健全了新聞發言人制度,以新聞發布、通報等方式,對違紀違規人員公開點名通報,目前已公開通報3次。
■部門單位落實責任 日常管理建機制
糾正“四風”問題,紀檢監察部門責無旁貸,各級黨組織負主體責任。在怒江州紀委發出的每次違反中央八項規定典型通報中,都會指出“黨員干部的違紀違規行為,充分反映了各級各部門管理不嚴的問題,暴露了部分單位和干部的僥幸心理”。
為推動落實各級各部門主要領導“第一責任人”的責任,2013年11月,怒江州委州政府出臺了《怒江州黨政領導干部問責辦法》,實現黨政領導干部問責全覆蓋,將抓作風建設不力作為問責情形。
今年5月,又出臺了《怒江州黨風廉政建設約談制度》,將黨風黨紀方面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或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作為約談情形。州紀委負責人說:“兩個制度,進一步明確了單位領導在作風建設中的責任,通過問責和約談,能夠切實糾正思想認識不到位的問題”。
據了解,去年以來,州、縣紀委監察局啟動約談2次,對存在紀律松弛、管理不嚴問題的16個單位“一把手”進行約談,各縣40多個涉及單位和鄉鎮由縣紀委進行約談。
■黨風政風持續好轉 干部群眾有“點贊”
“沒想到執行八項規定這么堅決,沒想到監督檢查這么緊湊,沒想到違反規定處理得這么重”,這是近期怒江州紀委監察局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座談會和隨機調研時,聽到比較多的評價,很多干部和群眾認為,糾正“四風”的堅決態度、持續有力的監督檢查有效凝聚了“踏實工作”的正能量。
一些平時相對松散的干部認為,原來以為過一陣子就不會那么嚴了,沒想到抓紀律抓作風一波接一波,還真是有緊迫感了。而與之相反,很多干部認為,如果是想做事的人,其實沒有時間去打游戲、上網聊天、淘寶購物,監督檢查得緊不緊沒多大影響。尤其在通過開展非領導職務干部在職不在崗專項整治行動,看到單位以前拿著高工資卻常年不上班的干部回來上班了,那些平常有點情緒的干部說:“以前總有那么心理不平衡,現在干起工作來心更順了,效率也高了許多。”
與干部的感受不一樣,廣大群眾對作風轉變的感受更加明顯,都說以前那些“窗口病”、“流行病”已經明顯好轉。
瀘水縣某單位的一名干部說:“前幾天在保山市人民醫院檢查后需要住院治療,僅僅通過兩個電話就解決了醫保報銷問題,一個打給州醫院出具轉院證明,一個打給縣人社局醫保中心,而以前要來回跑才能辦好這些手續。”
許多群眾都說,以前領導到村里,公車七八輛,人太多,熱鬧倒是熱鬧了,但就像吹了一陣風一樣;現在,領導什么時候悄悄地就進到家里了,到走了都不知道是什么級別,只能問什么如實回答什么。
端午節前,州紀委監察局又一次下發通知,對黨員干部節日期間廉潔紀律又一次提出要求,并派出工作組對公款吃請、買送粽子、公車私用等進行監督檢查,正風肅紀行動不斷地深入,呈現監督檢查常態化……(潘文權 邢旭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