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信訪舉報31件,立案10件,給予黨政紀處分19人,同比分別增長24%、42.86%、171.43%;挽回經濟損失40余萬元;……劍川縣曬出的上半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成績清單,反映出縣委班子狠抓黨委主體責任落實、支持紀檢監察機關履行監督執紀職責的成效。這是全縣構建責任鏈條,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的體現。
強化責任意識,把黨風廉政建設放在心上
近年來,劍川縣委始終把黨風廉政建設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黨的建設之中,把反腐倡廉工作當成“一把手工程”來抓,特別是強調第一責任人職責。縣委書記明確指出,全縣工作要堅持抓改革、促發展、保穩定、反腐敗“四位一體”工作格局,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全縣各級黨委主要負責人要樹立不抓黨風廉政建設就是失職、抓不好就是不稱職、有案不查就是瀆職的意識。今年5月,組織全縣14個黨委觀看了《云南省落實黨委主體責任》專題片,加深了各級黨委對落實主體責任的認識。
今年以來,劍川縣委常委會先后3次聽取縣紀委專題匯報,研究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加強對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領導。實行領導干部述廉制度,有6名“一把手”在紀委全會上作了現場述廉,并當場接受質詢和測評。實行廉政談話制度,將任前廉政談話作為領導干部任職的必經程序,對縣委常委會研究決定任用的干部,在公示結束后,縣委委托縣紀委領導同志對決定任用的干部進行任前廉政談話,再下發任職通知。實行縣紀委常委班子成員約談領導干部制度,從黨委、紀委兩個方面聽取主體責任落實和個人廉潔從政情況,解決存在的問題。開展廉政教育,組織全縣正科以上領導干部200余名到州警示教育基地參觀學習,并采取以案說紀、知識考試等方式強化警示教育,敲響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的警鐘。
細化主體責任,把黨風廉政建設扛在肩上
今年以來,劍川縣委制定出臺了《劍川縣貫徹落實〈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3-2017年工作規劃〉實施意見》;制訂“一崗雙責”崗位責任細則,明確分管領導“一崗雙責”中黨風廉政建設的具體任務和領導責任,明確懲戒性規定;層層簽訂責任、層層分解任務,堅持縣委常委帶隊檢查考核制度和督促檢查制度,為全縣各級黨委(黨組)落實主體責任加上“緊箍咒”。 5月,將紀律檢查監督工作具體化,使紀檢機關回歸主業,將牽頭或參加的44個議事協調機構精減為15個。6月,在50個單位部門推行權力清單制度,制定了政府權力清單、企業負面清單和干部責任清單,清理審核和規范部門權力事項2283項。出臺了《劍川縣機關單位和部門一把手“四不直接分管”工作實施辦法(試行)》、“三重一大”事項末尾表態制度和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制度。
全縣各級黨委積極響應,圍繞落實黨委主體責任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全縣62個單位部門和8個鄉鎮結合實際制定相應的責任制量化考核辦法,制定“四不直接分管”工作實施辦法,明確要求黨委主要負責人不再直接分管人事、財務、工程建設、物資采購工作;金華鎮“七嚴禁、七禁止”加強鎮村干部作風建設;甸南鎮“五嚴禁”“五不準”嚴肅征地工作紀律;老君山鎮推行“歸零四法”,做實信訪受理和解決群眾訴求工作……一系列規定為權力運行編織了更為嚴密的制度籠子。
推動責任落實,把黨風廉政建設抓在手上
近年來,縣委領導班子對于落實主體責任、支持和推動紀檢檢察機關履行監督責任,態度鮮明、部署具體、支持有力。全力支持執紀執法,加強紀檢監察經費保障,每年安排紀檢監察工作經費10萬元和黨風廉政考核經費45萬元,安排152萬元落實紀檢監察隊伍崗位津貼,按行政村每村每年1000元,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每月1720元標準進行補助。
今年以來,縣委先后召開2次常委會,縣紀委先后召開6次書記、局長辦公會議和8次專題常委會,排查案件線索,聽取初核進展情況匯報。上半年,黨政違紀立案數同比增長42.86%,給予黨紀政紀處分人數同比增長171.43%,查辦案件力度明顯增強,正風肅紀行動不斷取得新成效。
嚴肅責任追究,把黨風廉政建設落到實上
今年以來,劍川縣加強對主體責任落實情況的的監督檢查和責任追究,著力解決突出問題。一是推行紀委書記向上級黨委或紀委匯報同級黨政領導班子成員黨風廉政建設情況制度,加強黨委對主體責任落實情況進行監督的統一領導。二是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三多”“三超”“三亂”“三風”等13個問題進行集中整改,一項一項抓落實。三是將責任制考核結果與領導干部的獎懲、選拔任用掛鉤,嚴肅責任追究。四是緊緊抓住案件查處這個重要載體,解決好追究中遇到的“追究難”和“難追究”問題。五是嚴格依法依紀按程序追責,抓住不落實的事,問責不落實的人。
今年以來,先后開展了監督檢查11次,檢查單位78個、餐飲娛樂場所24個,對上班遲到的13人、缺崗的3個村委會進行了通報,并限期責令整改說明;制止了2起干部違反客事辦理;對63個單位、222輛公務用車節假日封存情況進行檢查,對公務用車節假日未報備使用的8個單位領導進行約談;對4名科級領導干部進行了經濟責任審計。全縣共問責了18名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