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來,陸良縣牽住黨委主體責任“牛鼻子”,以“知”明責、從“細”分責、務“實”盡責、恪“職”守責,精耕細作種好廉政“責任田”。
以“知”明責。陸良縣采取縣委領導上廉政黨課、召開會議、觀看專題片等方式,組織全縣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多渠道學習廉政知識,深入了解“兩大責任”,確保思想認識無偏差,履行職責不打折。此外,借助廉政短信平臺,抓住中秋、國慶等重要節(jié)點,編發(fā)手機短信10期5000余條,做好黨風廉政建設知識宣傳,營造人人知曉,共同盡責的社會氛圍。今年以來,全縣共召開3次常委會學習并研究落實主體責任相關措施;2次全縣各單位主要領導會議,安排部署落實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jiān)督責任;開展3次廉政黨課教育,全縣各級領導干部的黨風廉政建設的責任意識得到增強。
從“細”分責。陸良縣注重責任細化,以細化責任來推動主體責任落實。一是細化責任分工。年初,制定下發(fā)《陸良縣2014年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實施意見》,明確規(guī)定黨委主體責任有關內容,并將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的28項目標任務,細化為健全完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履行全面領導責任和第一責任人等5個方面,確立了由縣委牽頭領導、協(xié)辦領導和組織實施部門共同實施的工作格局。二是細化責任考核。建立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定期考核機制。明確每年年底由縣委常委帶隊深入各單位對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情況進行量化考核,考核內容增設落實“八項規(guī)定”、糾正“四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活動情況等,考核結果作為年度單位評先評優(yōu)的重要依據(jù)。三是細化責任追究。參照《陸良縣2014年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實施意見》及簽訂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對各單位落實情況進行動態(tài)監(jiān)管,嚴肅查處黨風廉政建設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行為。今年以來,先后對違紀違法事件負有領導責任的11名領導干部分別給予警告或記過處分,扣除9個單位的黨風廉政建設年終考核分值,取消17名個人、20個先進集體表彰資格,在各級干部中起到了良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務“實”盡責。一是新建制度規(guī)范選人用人。結合原有選人用人制度,注重創(chuàng)新,建立了初始提名、日常考察、年度考核、談心談話等一體化選人用人機制。多渠道、科學化用好選好管好干部,提升選人用人公信力。二是嚴查損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以解決群眾訴求為中心,搭建“五級聯(lián)動”工作平臺,建立訴求中心(室)158個、便民服務中心151個。以化解信訪積案為重點,做好縣級領導接訪和信訪案件包案工作,嚴查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今年以來,共查處部門“三亂”案件17件,違規(guī)收費41.95萬元;查處違規(guī)設定收費項目3人,涉及金額9.08萬元。三是注重權力運行制約監(jiān)督。探索建立權力清單制度,取消和調整45項行政審批事項;建立廉政風險防控機制,排查風險表現(xiàn)形式834條;建立作風常態(tài)化督查機制,定期開展作風督查,2013年以來,先后查處“庸懶散拖”人員96件96人;制定出臺了公務接待、差旅費補助、婚喪嫁娶等制度,形成規(guī)范權力運行的長效機制。四是全力支持紀檢監(jiān)察工作。支持紀委落實“三轉”要求,清理紀委參與議事協(xié)調機構118個,保留14個;選齊配強了縣鄉(xiāng)兩級紀委班子,建立了141個村務監(jiān)督委員會并劃撥專項工作經(jīng)費。健全反腐敗協(xié)調小組運行機制,大力支持紀委查辦案件,2014年以來,全縣紀檢監(jiān)察機關共受理信訪舉報54件(次),給予黨政紀處分39人,較去年同期增長30%。
恪“職”守責。調整充實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健全完善聯(lián)席會議制度和縣級領導掛鉤聯(lián)系制度;6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反腐倡廉工作,聽取重大案件查辦情況;堅持和完善縣委常委會議事規(guī)則和“三重一大”事項集體決策程序,與班子成員及下級主要負責人認真開展廉政談話65次,主動聽取鄉(xiāng)鎮(zhèn)紀委書記關于同級黨政領導班子及成員廉潔從政情況匯報10人次。班子成員按照工作分工認真同分管聯(lián)系單位研究好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開展廉政談話,抓好分管聯(lián)系單位的督促檢查,促進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