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富寧縣13個鄉鎮黨委扎實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鄉鎮黨員干部紛紛以實際行動反對和糾正“四風”問題,突出問題導向,側重關心關注民生民意問題,大力倡導真抓實干精神,以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理念,切實轉變機關工作作風,掀起了一股務實、為民、清廉、親民、愛民的熱潮。反“四風”、轉作風如一股溫暖春風拂面,令富州大地新潮涌動,壯鄉處處呈現出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的良好勢頭。
洞波鄉:打造“四個一流”服務
洞波鄉嚴抓干部職工作風建設不放松,強化“執政為民,以禮為先”的理念,狠抓“四個一”打造一流的工作服務,以此鞏固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即:一張笑臉迎客展現一流精神面貌。要求每位黨員干部自覺以優質的服務態度開展工作,面對來信來訪或前來辦事群眾,熱情相迎,真誠對待,不讓群眾受到冷落;一聲問候暖心窩彰顯一流服務態度。在各服務窗口、辦公大樓樓道間以及宣傳欄,粘貼日常禮貌用語標志,各站所配備會聽會講少數民族語言的工作人員,用問候增添感情,暖好辦事群眾的心窩;一杯水解渴塑造一流公仆形象。要求每位黨員干部對前來辦事的群眾遞上一杯水消渴,讓親情般的關愛在細節中充分體現;一個滿意的答復創建一流工作業績。力求把每件事辦得讓群眾滿意,對第一時間能辦理好的事情,爭取最短的時間辦理完畢,對程序復雜的事件,耐心做好群眾的解釋工作,優質高效處理事情,確保為民辦事“零”欠拖。
里達鎮:“四找準”力促新農合惠民
今年來,里達鎮從嚴抓新農合政策落實、做好新農合兌現服務、營造良好環境等方面入手,認真踐行新農合“惠民行動”,取得明顯成效。一是找準切入點,抓好宣傳提認識。深入研究少數民族群眾不理解、不支持、不參與新農合工作的實際原因,通過采取針對性的政策解釋、案例說明、算賬對比等方法,幫助群眾消除各種錯誤認識,并認真梳理每年新農合政策變動情況,形成“新農合政策新知”,將資料宣傳分發到戶,確保對政策的宣傳準確到位,有效動員群眾自愿、主動參與新農合。二是找準著力點,強化培訓提水平。組織衛生院醫生、鄉村醫生進行新農合政策、業務知識、報賬程序等方面培訓,不斷提高全鎮醫務工作者的新農合政策業務水平,做到“政策上熟知、業務上熟練”,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惠民行動”奠定扎實的基礎。三是找準關鍵點,優化服務樹形象。深入開展轉變作風活動,著力在強化新農合管理、簡化新農合醫療補助辦理流程、優化服務態度等方面下功夫,切實做到“門好進、臉好看、事好辦”,讓農戶感受到新農合辦更方便、更快捷、更熱情的服務。四是找準致力點,嚴格督查保實效。完善考評機制,將嚴格督查貫穿于新農合管理全程,定期不定期對新農合資金管理、醫療補助資金發放及公示、各新農合定點村衛生室業務情況進行專項督查,適時開展新農合業務回訪活動,全面聽取農民對新農合工作的意見建議,切實保障廣大參合群眾利益,促進新農合這一惠農政策落實到位。截止10月31日,該鎮共有16560人次兌現了醫療補償金,總醫藥費用1281.96萬元,合作醫療基金共支付補償金額856.84萬元。
木央鎮:全力辦好10件民生實事
在踐行群眾路線中,木央鎮黨委政府以“服務群眾零距離、適用政策零差錯、辦理流程零障礙、服務態度零生硬”的為人民群眾服務理念為目標,把群眾冷暖永記心頭,全力辦好10件民生實事:一是治理木央集鎮以路為市、占道經營、亂停亂放亂扔、晴天灰雨天泥濘的突出現象,實施街道路面硬化1.2公里等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二是解決群眾有資源無產業缺增收的熱點問題,全力扶持林下套種2萬畝草果;三是爭取800萬元資金,解決睦倫萬畝農業園區基礎設施配套滯后瓶頸的問題;四是統籌資金、人力,破解群眾出行路問題,解決江家塘至木隘通暢通路問題;五是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解決大坪民族團結示范村、木兄坪整村推進等15個新農村建設;六是全力破解群眾發展產業、融資難等反映強烈的問題,抓實“三權三證”,積極搭建融資平臺,促進1萬畝土地流轉;七是全力破解灌溉難、飲水難問題,融資130萬元建成木寒灌區500畝配套溝渠建設,完成老丫山壩塘、龍博壩塘和1000口小水窖建設;八是全力破解群眾住房難問題,解決邊境群眾0.3萬人住房問題;九是全力破解群眾辦事難、人大代表聯絡難問題,切實解決木央農民服務站、人大代表聯絡站的建設;十是全力破解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和老年人活動難問題,解決木央、木杠、普陽黨組織活動場所建設。截至目前,承諾為民辦理的10件實事已完成8件,剩余2件也在有條不紊推進中。
者桑鄉:“干部夜訪”出成效
者桑鄉開展“干部夜訪.鄉村夜談”活動,黨員干部以密切聯系群眾為核心,利用晚上群眾在家相對集中的時間,積極進村開展工作,夜訪民情民意、夜議群眾熱點難點和夜談心交心,聽民意、解民憂、化民怨、保民安、幫民富,切實幫助群眾辦好事、解難題,進一步拉近干群距離,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截止目前,共進村入戶宣傳群眾路線政策3000多人次,走訪村組群眾1000余戶,梳理群眾反映的意見、建議46條,及時解決42條,化解群眾矛盾糾紛33起,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118件,共排查矛盾糾紛33件,調處33件;從解決廣大群眾最急迫、最關心的現實問題著手,承諾為民辦理10件實事;針對全鄉還有681戶2493人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承諾每年要解決500人的脫貧問題,兩年內全部解決25戶無住房和56戶簡易危房的安居問題;開展農村低保年度審核工作,班子成員掛點包片到村組,利用晚上時間組織召開群眾會議來討論確定享受低保的對象戶,杜絕了人情保、輪流保、平均保等現象,實現了應保盡保的目的;建立以鄉為民服務中心為“龍頭”、村農事E網通為服務平臺,安排專人代辦群眾要求的服務事項,變群眾跑腿為干部跑腿、變多次辦為一次辦,群眾辦事省心、省力、省時、省錢。
歸朝鎮:“三曬三比”解難題
一是“曬承諾、比目標”。把為民辦實事、解難事作為干部服務基層能力的重要依據,通過調研,摸清實情,各人結合實際向幫扶對象至少承諾1件實事,限期辦結;二是“曬進度、比措施”。嚴格落實“周總結、月調度、季匯總”制度,精心制定幫扶方案,將方案和舉措公示到基層和反映問題對象,接受群眾監督;三是“曬成效、比兌現”。通過會議評、現場評等形式,將黨員干部承諾的情況列入年度考核和個人年終考核內容,并作為評先評優、干部獎懲的重要依據。今年來,該鎮黨員干部共向幫扶對象承諾辦實事26件,已為群眾解決難事96件。如:那沙橋的建成,讓450戶2000多人結束了過河難的歲月。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富寧縣各鄉鎮廣大黨員干部正以親民愛民的姿態,以干事創業的熱情、動真碰硬的豪情和奮發有為的激情,積極投身到建設美麗壯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