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通過走訪座談、交流溝通和調查思考,就如何發揮紀檢監察機關的職能、為打造優質發展環境提供堅強紀律保障談談自己的體會。
轉變觀念,把認識統一到服務發展上來
服務經濟發展,保障黨委政府關于改革發展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是紀檢監察機關的重要職責。要繼續引導廣大紀檢監察干部樹立服務經濟發展的大局觀念,破除片面、孤立看待工作職責的錯誤認識。要深刻認識到,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環境不好是與消極腐敗現象有緊密切關聯,與“四風”盛行緊密聯系。糾正行業不正之風、整治失職瀆職行為、堅決打擊審批和服務背后的“暗箱操作”,確保經濟發展的政令暢通,實現陽光作業,正是黨章和行政監察法賦予我們的重要職責,是紀檢監察機關的正業,必須切實履行好。
要破除狹隘的執法執紀觀念,將紀檢監察工作融入黨委、政府中心工作中去思考、去謀劃。自覺做到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在哪里,紀檢監察工作的主戰場就在哪里,以鍥而不舍、敢于擔當的精神推動黨委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順利推進、招商引資軟環境不斷優化。
轉變職能,把行動融入服務發展上來
要將紀檢監察機關履職的切入點從配合政府或部門開展督查,轉移到對政府和相關部門履行職責、改進作風的督查上來,轉變到執好紀、問好責、把好關這個主業上來。要把督查的重點放在落實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方面,打造陽光政府、法治政府;要把各部門向社會公開的服務承諾、一次性告知、職責權限等執行的情況作為督查的首選,打造責任政府、勤政政府;要對照反對“四風”的要求,狠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各種歪風,打造廉潔政府、誠信政府。
要嚴格執行黨紀處分條例、公務員處分條例、黨政領導干部問責辦法等黨紀條規,對行政審批、服務企業工作中有濫用職權、違法行政等情形影響投資環境優化的,從嚴問責。要通過發揮強有力的紀律約束和懲戒職能,解決好廣大黨員干部在優化發展環境中工作勤不勤、效率高不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態度好不好的基本問題。
轉變方式,把創新定位到服務發展上來
要在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的工作進程中,將紀檢監察機關的創新定位到不缺位、不錯位、不越位上。要建立健全責任追究、情況通報、跟蹤督辦、整改落實等督查機制,認真盡職履責,嚴格監督執紀問責,為不斷優化發展環境提供堅強的紀律保障。按照“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上,加強對行政機關履行職責情況的監督檢查。支持行政機關完善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機制,加強信用體系建設。以開展民主評議、群眾測評、政風行風評議活動為載體,以人民滿意為標準,深入推進政風行風建設。
加強制度建設,以制度規范行政審批和服務行為。推動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工作責任制、績效考核制的建立健全,促進行政機關履行好法律法規規定的職責和義務。要將行政機關應當告知企業的事項進一步明細,流程進一步講明、時限進一步固定。要細化責任追究的情形和范圍,做到對癥下藥、對號入座,以治本推進優化投資環境制度建設。
轉變作風,把職責前移到服務發展上來
要履行好黨章和行政監察法賦予的職能,切實增強主動監督意識和監督責任,促進廣大黨員干部的工作作風根本好轉,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軟實力。
要加大明察暗訪的力度,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六條禁令”,以嚴的標準、嚴的措施、嚴的紀律堅決反對“四風”。組織開展專項督查,清理和整治行政機關和服務部門在落實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服務承諾制中存在的各種頑疾,著力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緊盯服務窗口、辦事大廳這個連接政府與群眾的橋梁和紐帶,著力提高辦事效率和辦事效能。
整合區外商企業投訴中心、個體私營企業舉報中心、區行政效能投訴中心力量,暢通企業舉報投訴渠道。按照“統一受理、集體會商、歸口辦理、限時辦結、逾期督辦”的原則,妥善解決企業訴求,及時幫助企業排憂解難。對反映黨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和“吃拿卡要”等影響作風效能的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曝光一起,
轉變形象,把隊伍拉練到服務發展上來
要把紀檢監察干部隊拉到改善投資環境、服務經濟建設的大潮中去鍛造,在經濟建設中檢驗隊伍的作風、能力和素質。抓好宗旨意識教育,增強做好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從思想上、政治上保證紀檢監察機關依紀依法履行好黨章和黨內法規賦予的職責。強化干部隊伍的能力建設,持續提高執紀能力和水平。扎實開展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樹立群眾觀點,在工作中強化服務意識。嚴肅糾正干部隊伍中還存在的“四風”方面的問題,規范執法執紀行為,增強責任意識,提升工作效率。
健全隊伍建設長效機制。嚴格執行關于紀檢監察干部工作守則、程序、效率、監督、考核、測評等制度規定,用剛性的制度來規范紀檢工作、約束紀檢監察干部,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按制度辦事,靠制度運行?!?/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