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對一把手的監督,促進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的落實,瀾滄縣推進述廉活動方式創新,緊緊抓住“撰廉、審廉、述廉、問廉、評廉、用廉”六個關鍵環節積極進行探索,首次在縣紀委十一屆四次全會上開展述廉工作。
——撰廉力求“實”。縣紀委根據2013年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結果評定等次,有針對性的指定惠民鎮、拉巴鄉、大山鄉、謙六鄉、縣發改局、縣財政局、縣林業局、縣移民開發局8名黨政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在縣紀委全會上進行述廉。為防止述廉中出現避重就輕現象發生,要求述廉對象述廉前認真準備述廉報告,必須做到“五個必報兩個不得報”:履行“一崗雙責”必報,公務用車必報,家庭收入、房產必報,公務接待、公務消費必報,個人廉潔自律必報;不得以地方、部門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情況代替個人述廉報告,不得為個人業績穿靴戴帽。
——審廉注重“嚴”。縣紀委對報來的述職述廉報告進行嚴格的審查把關,對于不符合要求的,及時退回要求其進行修改,直至符合要求為止。經過把關,所有報告均在內容上做到言簡意賅、重點突出。同時,縣紀委將定稿的述廉報告和述廉對象的個人廉政檔案資料分送縣紀委委員審閱。縣紀委委員通過審閱述廉報告和廉政檔案等方式,了解述廉對象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遵守廉潔從政規定等方面的情況,整理出需要質詢的問題提前提交縣紀委,由縣紀委梳理匯總后供縣紀委常委現場提問。
——述廉突出“德”。“作為拉巴鄉黨委書記,我帶頭做好廉潔自律工作。一是家庭收入住房情況。全年工資收入42600元,現有貸款住房一套,價值16余萬元的一汽大眾轎車一輛。二是嚴守廉政準則。不搞公款大吃大喝,不抽公款煙,不燒公家油,辦公用房不超標,五年內沒有操辦過婚喪喜慶事宜,用好鄉、村兩級廉政食堂,做到公務接待節約、規范。三是品德上沒有不良嗜好,不酗酒、不賭博。”瀾滄縣拉巴鄉黨委書記石永生,實實在在地報告了自己的廉潔自律等情況。緊接著,縣移民局、縣林業局、惠民鎮、謙六鄉等一把手依次上臺,緊緊圍繞廉政進行,既涉及執行“一崗雙責”、民主集中制、項目建設、資金使用、改進作風等方面情況,還涉及社會公德、家庭道德、個人品德等方面情況,自亮“家底”,接受與會者監督。
——問廉強化“議”。“你述廉中提到的不燒公家油是什么意思?”述廉過后的質詢環節,縣紀委常委毫不客氣地開始發問。對縣紀委常委提出的問題,拉巴鄉黨委書記石永生當場作出解釋和說明:“我不燒公家油,是指在特殊情況下,公務車不夠,使用私家車辦公事時,不加公家汽油。”“惠民鎮日常接待工作任務重,在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后,你能保證都是按照中央八項規定執行的嗎?”惠民鎮黨委書記陽云認真回答:“在八項規定出臺后,嚴格按照標準控制接待,接待經費在原來的基礎上大減一半,公務接待一般安排在定點農家樂,堅決不搞高消費。”……縣紀委常委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當場向述廉對象提出。會后,述廉對象們表示,“面對縣紀委常委一次又一次直面的發問,心里緊張了,也冒汗了;但通過此次述廉質詢,自己更清醒地意識到權力與責任同在,廉潔自律這根弦也繃得更緊了。”
——測廉凸顯“真”。述廉會議由縣紀委委員,縣委組織部相關領導和相關科室負責人,縣紀委監察局各科室負責人,縣各派出紀工委負責人,鄉鎮紀委書記,各單位紀檢組(監察室)負責人,縣紀委監察局特邀監察員、政風行風評議員,部分縣“兩代表一委員”,述廉對象所在單位代表共133人參加。其中,鄉鎮紀委書記,各單位紀檢組(監察室)負責人作為參會者,不參加測評;其余90名參會人員根據聽取述廉報告、質詢等情況,對述廉對象現場進行無記名民主測評打分。述廉大會結束后,縣紀委及時對民主測評結果和相關情況進行統計、歸納整理,綜合分析,形成書面材料提交縣委,并以書面通知的形式向述廉對象反饋,并存入述廉對象個人廉政檔案,作為業績評定、獎勵懲處和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根據述廉規定,測評為基本合格的述廉對象,將由縣紀委會同組織部門對其進行提醒談話或誡勉談話,本人作出書面說明并限期整改,對存在的突出問題不認真整改,情節嚴重的給予組織處理;評為不合格的述廉對象,建議給予組織處理,本人作出書面說明并限期整改。此次8名述廉對象民主測評綜合得分均在90分以上,評為優秀等次,因此不再開展誡勉談話和整改工作,只針對8名述廉對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議和意見,及時進行整改。(云南省紀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