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州把廉政文化建設作為黨建和機關建設的重要內容來抓,狠抓組織領導、學習教育、廉政氛圍和活動載體,健全廉政文化建設網絡,建立廉政文化建設的目標管理、考核評價機制,堅持以廉政促黨風、促勤政、促和諧,有力地推動了全州黨風廉政建設和各項事業的發展,為全州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保駕護航作用。
健全機制夯實廉政文化建設根基。根據中紀委《關于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的意見》以及省紀委《關于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的實施意見》的要求,紅河州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紅河州進一步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實施方案》,調整充實了廉政文化組織協調機構,建立了政府投入為主、社會各方支持的廉政文化建設經費保障機制。完善了州、縣(市)兩級廉政文化建設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認真負責全州廉政文化建設的組織、協調、指導工作,并適時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事項。同時進一步明確了廉政文化建設相關部門的責任,為全州廉政文化建設奠定了良好地基礎。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廉政文化陣地。全州各縣市在深入推進廉政文化“十進”活動中結合自身特色,把工作實際與廉政文化緊密結合,廣泛開展廉政文化宣傳教育,讓群眾知曉并積極參與互動,打造廉政文化的亮點、特色。打造“一個核心點”。即:突出以蒙自市、個舊市、開遠市“滇南中心城市群”這一核心點,建設示范點、形成示范帶,以點帶面、以面促點,推動全州廉政文化建設。開辟“兩大片區”。即:一是沿瀘西縣,經彌勒縣、開遠市、蒙自市、屏邊縣至河口縣。二是沿石屏縣,經建水縣、個舊市、元陽縣、紅河縣、綠春縣至金平縣。推進“一縣市(部門)一品牌”。基于13縣市行政區劃和各部門行業分工,依托區域廉政文化資源、民族文化資源和部門特點,堅持抓特色、育亮點、出成效,著力推進一縣市(部門)一品牌。同時,提升改版州警示教育基地,完善更新建水、金屏、河口、綠春、屏邊等廉政警示教育基地。鞏固和提升廉政文化示范點創建成果,全州目前已被省紀委命名的省級廉政文化示范點有9個。被州紀委命名的州級廉政文化示范點有35家。
創新載體廉政文化活動豐富多彩。積極實施廉政文化上墻面、上桌面、上頁面,統籌推進廉政文化進機關、進農村、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醫院、進家庭、進軍營、進景區、進口岸,積極打造紅河廉政文化建設“十進”品牌。豐富宣傳形式,拓展輻射面,增強教育效果,努力營造“崇廉、敬廉、愛廉”的良好氛圍。如,蒙自市草壩鎮依三則村廉政文化進農村示范點,向村干部及村民開設廉政文化教育,利用有利的硬件條件定期開展廉政文化學習,觀看反腐倡廉影片,訂閱廉政報刊及雜志,為廣大黨群干部提供一個學廉論廉的平臺。在辦公樓各樓層過道及會議室等場所做到廉政警示格言、廉政書畫作品上墻,使廉政文化自然融入到農村黨員干部的行為習慣之中,讓大家樹立“廉榮腐恥”的高尚精神境界。紅河州婦聯創建的廉政文化進家庭示范點,利用宣傳欄、報紙、電視、網絡等媒介,采用倡議書、簽名承諾等方式,開展各種宣傳活動,不斷將廉政文化進家庭滲透到每一戶家庭中去,形成文明健康的家庭氛圍和“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家風。注重創新載體,組織一批才藝型文明家庭、巾幗文藝志愿者、巾幗文藝演出隊等文藝力量,通過編、演舞蹈、戲曲、歌曲、小品、快板等文藝節目,以廣場文藝和各種晚會等形式把廉政文化宣傳輻射到社區、農村城鎮及家庭。彌勒市文廣局廉政文化進機關示范點,建立了“大道行思”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制作展板進行廉政文化展覽和廉政文化活動專題視頻,通過音視頻、圖文并茂展示本單位開展廉政文化活動成果。截止目前前來參觀接受教育的干部群眾達上萬余人次。建水縣文廟景區廉政文化進景區示范點,在景區開發和保護中提煉孔廉思想、廉政事跡、廉潔故事,創建具有景區特色的孔廉文化體系,通過導游解說詞、景區印發宣傳冊、景點設立廉潔文化標示牌等有效載體開展樹廉、寓廉、宣廉、展廉、講廉、傳廉、書廉、弘廉、承廉、頌廉,營造了與景區文化相融的敬廉崇潔氛圍。
以人為本常抓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加強反腐倡廉教育,是提高廣大黨員干部思想政治素質,增強拒腐防變能力的第一道防線。近年來,紅河州結合實際,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不斷提高了反腐倡廉教育的針對性,給犯嚴重錯誤的人打一劑“救心針”,給犯一般錯誤的人打一劑“清醒針”,給廣大干部打一劑“預防針”。通過紅河州主流媒體紅河日報、紅河人民廣播電臺、紅河電視臺、中國紅河網、廉潔紅河網開設“廉政文化”專欄,形式多樣、廣泛開展反腐倡廉宣傳報道。通過紅河州警示教育基地這一平臺,積極開展廉政警示教育,2013年以來共接待各級黨員干部400余批20000多人次接受教育。組織力量撰寫廉政文化簡報信息稿件,積極向《中國紀檢監察報》、《云南日報》、云南電視臺《黨風廉政》欄目、《云南黨風》等中央、省級媒體刊發稿件,取得了良好的反腐倡廉宣傳教育效果,使廉潔從政的理念融進每位干部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中,樹立了全州黨員干部依法行政、嚴格執法、愛崗敬業、廉潔奉公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