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幾套房子?你的房子有沒有貸款?”“您在工作8小時以外是怎樣加強自身管理的?”“您剛才在報告中沒有提到妻子、女兒的從業情況,請補充說明。”……
9月26日,保山市委書記、西雙版納州委書記、大理州委書記、昭通市委書記、工信委主任等15名省管黨政“一把手”在云南省紀委九屆五次全體會議上面對面接受省紀委委員現場“考廉”,接受在場的參會同志無記名測評打分。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辛維光全程參會并不時向述廉對象提問。一個個尖銳辛辣的問題,讓參會人員都不由得攥了一把汗。
15名廳官結合工作實際,圍繞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執行廉潔從政規定等方面進行述廉,并將自己、愛人及孩子的工作單位和年收入、有幾套住房、有無投資行為等都拿到會上“曬”,把所有“家底”都亮給在場人員,每一個“報告項”必須明確、準確,不留“灰色”地帶。
“八項規定出臺以前,我有接受贈送土特產的情況,也有在高檔場所接受吃請和請吃的情況,八項規定出臺后已經整改……”
“我個人無職務消費,沒有秘書,無公私護照。從不干涉工程招投標,除招商引資外,不與商人密切往來……”
“我不管單位人事和財務、物資采購和工程招標……”
“我沒有辦婚喪嫁娶斂財,沒有與人聯合經商。妻子是公務員退休,兒子也是公務員,兩套房子,一套房改房,一套商品房,沒有參加任何投資活動……”
述廉絕不是走形式。每一名述廉干部都要經歷述廉、省紀委委員提問、參會同志測評打分三個程序,省紀委委員質詢、提問針對性強,尖銳直接。如果沒有實實在在的做事,有些問題回答起來并不容易。
“請回答中央八項規定真正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您剛才在報告中沒有提到妻子、女兒的從業情況,請予以補充說明。”
“您在州市工作,家庭在昆明,請問您在工作8小時以外是怎樣加強自身管理的?”
大理州委書記梁志敏述廉后,辛維光問他:“您是由紀委書記到州委書記的,您怎么看待有些干部認為抓了黨風廉政建設會影響經濟發展,使有些干部不敢干,不想干,不敢擔當?”
梁志敏坦言大理也出現了這種情況。他說,“經濟發展和反腐敗斗爭要兩手抓。反腐敗抓好了會促進經濟發展。我當紀委書記時處分了700多名干部,沒有哪位是因為干事被處分的。”
昭通市委書記劉建華述廉后,有紀委委員提問:魯甸地震發生后,你作為第一責任人,怎樣在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中保證資金安全和干部廉潔?
劉建華胸有成竹地回答:我們的165個救災物資接收發放點都覆蓋了監察督查網絡;通過制定一系列規定、通知,做到行為有準則、監督有規范,早打免疫針;我們強化了監督措施,明確了16個鄉鎮為監督重點;我們堅持從嚴懲處,到目前為止已經處理了4件干部違規事件,處理了5名當事人。
一整天會議,15名省管干部逐一“走程序”,經歷廉潔執政“大考”。他們不僅要報告自己及家人的廉潔情況,還要報告自己作為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第一責任人,是如何抓好自己所在單位、州市的黨風廉政工作,如何教育干部、健全制度體系、加強動態監管,如何查處違規違法行為,如何不搞“一言堂”,如何落實班子成員外出報備制度,如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如何管好自己在八小時之外的生活等。
一位參加述廉的干部說,他在陳述、回答提問的過程中,認真思考和回顧自己作為班子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的責任盡到了沒有,落實了沒有。同時,聽別的領導同志述廉,相互對比,能夠學到一些好經驗、好做法,聽他們回答問題,自己也會思考這些問題我有沒有想到,有沒有抓好抓實,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另一位述廉干部也認為,通過這次述廉,再次感到省委對抓好黨風廉政建設的決心大、力度大,深感作為地方黨委班子“一把手”,一定要管好自己、帶好班子、帶好隊伍,履行好抓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做到常抓不懈、警鐘長鳴,切實把干凈和干事結合起來,以“四位一體”的思路抓好工作。
的確,不時舉辦這樣的述廉活動,可以經常提醒和教育我們的干部時刻警醒,常照鏡子,正衣冠,真正擔當起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與改革發展“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
辛維光表示,“述廉的目的不在于述廉報告寫得好、問題回答得好,主要是通過現場述廉、質詢、測評,讓大家‘冒冒汗’、‘紅紅臉’,受到震動和教育,帶著壓力和責任回去抓工作。”
領導干部向省紀委全會述廉,是云南省黨風廉政建設“引權入籠”的新嘗試。目前,領導干部公開述廉已向全省推開,取得了良好成效,使領導干部時刻繃緊謹慎用權、勤勉務實之弦,做到廉潔從政。下一步,省紀委將進一步細化述廉內容,明確述廉事項,加大干部群眾參與監督的力度,強化述廉結果運用等等,進一步增強述廉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不斷引向深入。(趙海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