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再也沒有什么話題比“反腐”更引人關注了。在中央大力反腐的同時,基層紀檢監察人員都在忙什么?黨風廉政建設有啥新動向?信息披露的界限在哪兒?記者近日在云南曲靖進行了調查。
整合力量辦案:紀委整棟樓靜悄悄的,“都出去辦案了”
走進曲靖市紀委,整棟樓靜悄悄的。“都出去辦案了。”一位紀委工作人員說。
對基層紀委而言,查處違規違紀的對象,除了公職人員,不少都是村組干部。僅曲靖市麒麟區自2011年以來就查辦了41件村組干部違紀違法案件,“涉案區域覆蓋80%的鄉鎮,超七成屬‘一把手’違紀違法,窩案串案多發,既有受賄也有貪污挪用。”麒麟區一位紀檢干部說。
“一方面我們積極推進機構改革,更多地向主業傾斜,另一方面我們整合派出機構紀檢監察人員的力量,滿足查辦案件的需求。”曲靖市紀委副書記、監察局局長李光輝說。
據李光輝介紹,目前基層案件辦理線索近九成來源于來信來訪。據統計,截至今年8月底,曲靖市已接受群眾來信來訪來電和網絡舉報970件(次),同比下降9.8%,但立案308件308人,同比增長55.5%,處分286人,同比增長56.2%,全市共問責干部213人。“關鍵是提高了分析排查和梳理問題線索的精準度,并加大查辦案件的力度。”李光輝說。
廉政建設常抓:隨著通報范圍的擴展,群眾監督舉報的積極性越來越高
“像公車私用、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節假日期間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等不良行為,都是我們工作中監督、查處的重點。”曲靖市黨風政風監督室副主任李堅說。通過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曲靖市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變得更加務實。
同時,隨著通報范圍的擴展,群眾監督舉報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對此,李堅深有感觸:“加大查處違紀違法案件的力度本身就是黨風廉政建設的題中之義,紀委辦案人員有限,關鍵還是要靠群眾監督、提供有價值的線索。”
抗震救災期間,由于在處理堰塞湖險情時延誤了三四個小時,會澤縣政法委書記被通報批評。“抗震救災一刻都不能放松,黨委政府按時完成相關工作一刻也不能拖延。關鍵時刻給予如此嚴厲處分,實實在在地用身邊案例管理人教育人。”李堅說。
“不抓早抓小,問題就會積少成多;不遮掩不護短,才能以通報形成震懾,社會公眾積極監督,公職人員更加自律,才能營造起良好的黨風廉政氛圍。”李光輝說。
此外,曲靖市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的落實。近期,每位市委常委都簽署了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承諾書,將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分解到人,落實到點。
信息通報發力:“主動發聲震懾不收手的領導干部,鼓勵群眾舉報身邊的腐敗”
只做不說,還是既要做好,又要宣傳好;案件該披露到何種程度,是否要在更高層級媒體公開報道反腐敗工作。這些問題都讓市級紀檢監察機關領導感到很“糾結”。
“紀檢監察工作有內在的程序,在沒有強有力的證據和查清事實之前確實不適宜公開報道。”一位紀檢干部說,“但完全不報道,別人會覺得紀委不務正業;報道多了,又可能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對基層紀委來說,如何及時準確向社會傳遞信息,回應公眾關切,營造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圍,始終是個嚴峻的考驗。
“中央紀委和省紀委案件通報力度越來越大,對通報尺度的擔憂肯定會越來越少。反腐敗要形成社會共識,形成合力,肯定離不開媒體的廣泛報道。”該干部說。
實際上,曲靖市在加強黨風廉政宣傳工作中已經有了一些“動作”。曲靖市開辦了“珠源清風”網站,在當地電視臺開設“珠源清風”欄目,每逢重要節點及時通過媒體網站發布通告。對違紀違規者在網絡、電視、報紙上點名道姓通報、曝光。“主動發聲,形成聲勢,就會震懾不收手的領導干部,也會鼓勵群眾舉報身邊的腐敗。”一位市紀委宣教室的干部說。(記者 楊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