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辛維光到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聯系點楚雄市指導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強調教育實踐活動要做到“實、嚴、真”,力戒“虛、空、假”,不走過場、不搞形式,著力解決問題、務求工作實效。
辛維光首先來到蒼嶺鎮為民服務中心。“來你們這里辦事的老鄉多不多?以窗口的方式辦事,老百姓歡迎嗎?愿意嗎?習慣嗎?都辦些什么事?”辛維光關切地詢問起來。“街天來辦事的群眾多一些,平時每天都有人來辦理低保、養老金、高齡補貼、外出務工等各種手續,這樣的辦事方式很受群眾歡迎……”工作人員一一作答。辛維光要求,便民服務中心、服務窗口應避免僵硬、死板、形式化,要真正做到便民、為民服務,對于距離城鎮遠的、山區的群眾,應該做到流動服務、主動送服務上門,切實為群眾辦事。
在群眾訴求受理窗口,辛維光詳細了解了蒼嶺鎮暢通群眾訴求渠道“五級聯動”工作開展情況及今年以來的群眾訴求件數量、內容、辦理情況。在認真查看暢通群眾訴求渠道網絡監督平臺運行情況后,辛維光說,紀檢監察信訪接待是黨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渠道,渠道不暢通,群眾的意見和訴求無法反映,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無法取得實效。群眾反映問題是對黨委、政府的信任,應正視問題、查找方法、解決問題,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對他們的重視。辛維光說,學習教育、聽取意見是教育實踐活動的基礎,也是查找問題、解決問題的開始,紀檢監察干部作為直接聯系群眾的關鍵,任何時候都應該把百姓放在心上,認真對待群眾反映的問題,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當好百姓的貼心人。各級干部要認真梳理群眾反映的問題,分清原因,并通過轉變作風、深入基層、因地制宜、爭取地方政策支持等,制定出解決好主要矛盾、滿足百姓合理訴求的最優方案,集中力量解決。
隨后,辛維光步行到蒼嶺村委會蒼嶺崗村民小組,隨機走訪了3戶農戶。在82歲的村民仇必明家,辛維光親切地與仇必明夫婦拉起了家常,“家里有幾口人?生活怎么樣?有干部來聯系么?你找他反映問題方便么?”當得知仇必明老人是有著60年黨齡的老黨員后,辛維光說,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重視老黨員、基層代表和群眾的意見、建議,要堅持教育實踐并重,發現問題,立行立改,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變化和成效。在村民張鳳照家的畜圈旁,辛維光詳細了解了他家的經濟狀況和生產生活情況,詢問了他對黨和政府惠民政策及鎮、村干部作風的看法。得知張鳳照家兩個女兒分別在念大專和高中,只有他一人在外開公交車,生活并不富裕的現狀后,辛維光鼓勵他家用勤勞的雙手發展生產、增收致富。在村民仇榮家新建房屋的工地上,辛維光關切地問起房屋規劃情況和內外裝修打算,并叮囑隨行的市、鎮、村干部努力發展村鎮集體經濟,不斷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并統籌做好村莊規劃,注重引導,分類實施,逐步到位,努力改善農村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
走訪結束后,辛維光在蒼嶺鎮政府會議室與10名鎮、村干部和群眾代表親切座談,認真聽取干部群眾對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意見、建議,并聽取了楚雄市開展活動情況、省委第六督導組對楚雄州開展活動情況督導工作的匯報。
辛維光強調,各級黨委、政府要真正把聯系群眾活動變為一項正常工作,形成有效管用的體制機制,使各級干部切實轉變作風,把聯系群眾的工作常態化、長效化,著力解決好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不斷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各級黨員干部要進一步提高對開展教育活動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做到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比奉獻精神,有道德理想,樹立黨員的正面形象。
辛維光要求,雖然在第一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州及州以下單位已和第一批同步預熱、同步升溫,但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規定動作一個不能少,一定要做到位,經常回頭看;學習要聯系實際,不能教條,不講大話、粗話,貨真價實地開門聽取意見。針對干部群眾提出的農村水利、教育、醫療、交通、低保等方面的意見、建議和部分干部不敢擔當的問題,要原汁原味進行梳理,分門別類,認真研究,整合利用好各方面的力量,貫穿于教育實踐活動全過程,切實從根本上加以解決。
辛維光要求,教育實踐活動要做到“實、嚴、真”,不能隨便過關,敢于動真格,不能搞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之后還是河山依舊、面貌依舊,處于低水平發展;力戒“虛、空、假”,不走過場、不搞形式,堅持實事求是,把問題一個一個地解決好,把事情一件一件地理順,形成立得起、推得開、行得正的工作措施和經驗;教育實踐活動要與當前工作相結合、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與干部作風轉變相結合、與改變城鄉面貌相結合、與解放思想和突破創新相結合、與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相結合、與培養干部和推薦干部相結合,做到活動、工作兩不誤。(云南省紀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