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遠市紀委監察局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著力抓好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充分發揮紀檢監察機關職能作用,以務實的工作作風推進反腐倡廉工作。
一是轉職能,明確角色定位、堅守主業職責。按照“轉變職能、突出主業”的要求,切實理順職責關系,對與紀檢監察職能關聯度不大的,不再參與,明確把監督的重點放在對人的監督上,把監督檢查的切入點從配合政府部門開展業務檢查,轉變到對政府和相關部門履行職責的監督上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督促有關責任部門抓執行和抓落實上做到到位不越位、牽頭而不包辦、督促而不取代。
二是轉方式,創新工作機制、拓寬監督路徑。注重輿情信息的收集研判,充分利用開遠紀檢監察網、信訪舉報電話等載體,獲取大量信息資源,全面掌握各鄉鎮(處)、各部門、各單位在黨風廉政建設方面動態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對收集到的案件線索進行一次全面的梳理和分類,有針對性地開展執紀監督。創新監督檢查機制,采取不下發通知、不打招呼、不定時間的“三不”方式進行突擊明查暗訪,主要檢查黨員干部遵守工作紀律、服務質量、工作效率、公款大吃大喝和公車私用等問題,對發現的問題強化問責,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三是轉作風,加強紀律約束、樹好自身形象。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以“做黨的忠誠衛士,當群眾的貼心人”為目標,以落實“八項規定”、反對“四風”為切入點,做到服務群眾“接地氣”,積極深入到掛鉤聯系的鄉鎮、村社,與當地基層干部群眾座談,努力為群眾排憂解難;按照“打鐵還需自身硬”、“信任不能代替監督”的要求,高標準嚴要求,加強紀律和作風建設,認真解決辦事拖拉、效率不高、不思進取、碌碌無為等影響紀檢監察機關形象的問題;在生活中,發揚艱苦奮斗的革命優良傳統,追求簡單實際,不攀比、不跟風、慎交友,做到不該說的話堅決不說、不該做的事堅決不做、不該去的地方堅決不去。在工作中,遠離經濟利益的干擾,不搞特權,不謀私利;在執紀中,堅持原則,秉公執紀,敢于沖破“關系網”,頂住“說情風”,做到違紀必究,執紀必嚴,打造一支特別能戰斗的紀檢監察“鐵軍”,樹立紀檢監察干部可親、可敬、可信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