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紀檢監察機關和干部作風建設,延伸到基層、群眾中了解實情觸角,增強為民意識,服務人民群眾,劍川縣紀委監察局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部署開展“劍川縣紀檢監察系統聯系服務基層活動”,圍繞“訪民情、解民憂、疏民怨、促民生”四項措施,組織全縣紀檢監察干部深入基層、走進群眾、服務發展,切實履行紀檢監察機關職能,不斷提升紀檢監察干部服務群眾、保障和促進發展的能力。
定點調研訪民情。劍川縣紀委監察局領導班子成員根據各自工作實際,結合業務工作,每人確定1個鄉鎮作為聯系點,鄉鎮紀委每人確定1個村作為聯系點,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和經常性聯系服務工作,摸清掛鉤聯系鄉鎮、村組班子在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糾正“四風”及廉潔自律方面存在的問題,了解村集體經濟發展情況、“三資”管理情況、群眾訴求和各項惠民政策落實情況等。
入戶走訪解民憂。委局班子成員年內集中到每個鄉鎮1—2天聽取意見,進村入戶走訪群眾,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征求基層干部群眾對紀檢監察工作、對機關干部作風的意見建議,了解社情民意、群眾訴求,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切實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嚴肅懲處基層黨員干部違紀問題,著力維護好群眾的合法權益。
信訪包案疏民怨。以“事要解決”為核心,以“案結事了、信訪事項到我這里終止”為目標,認真梳理開展聯系服務過程中收集到問題線索及意見建議,對每一個合理合法的信訪問題都落實責任部門、責任領導和責任人,簡單問題當天辦;一般問題限時辦,必須在15個工作日內辦結,不得推諉、拖延;復雜問題聯合辦,對每一個問題的辦理情況,形成書面調查材料,存檔備案,并安排專人逐一回訪;對不合理不合法的訴求及時加以政策解釋和思想疏導,做到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
糾風督查促民生。活動領導小組深入一線進行經常性的督促檢查,定期研究活動開展措施,定期通報活動的進展情況,并將活動開展情況作為黨員干部年度述職述廉和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同時,切實發揮“云南省民生資金監管平臺”的作用,加強對強農惠農富農資金和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管理,強化對社保基金、新農合資金和扶貧、救災救濟資金以及其他涉及民生的政府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推進政風行風好轉。
據統計,活動開展以來,劍川縣紀委監察局共發放宣傳材料1000余份,為全縣93個行政村(社區)解決宣傳經費每村1000元,組織干部深入聯系點調研指導服務59人次,走訪群眾36戶,共征求和聽取到各類意見建議196條;解決老君山鎮、甸南鎮白山姆村、馬登鎮黃花村、象圖鄉沽泥盆村和豐登村農村黨風廉政建設資金共6.6萬元,為掛鉤聯系點馬登鎮黃花村建設太陽能路燈協調資金1萬元,紀檢干部積極捐款6000元援建了兩口“希望水窖”。共受理群眾訴求206件,辦結206件,辦結率為100%;群眾滿意192件,基本滿意14件,滿意率為93.2%。同時,對群眾反映強烈的鄉鎮扶貧項目、保障性住房、“吃空餉”等問題開展了4次專項督查,對不符合規定享受廉租房和租賃補貼的70戶進行清退,對13名存在“吃空餉”現象的機關干部進行了清理。
聯系服務基層活動是劍川縣紀檢監察機關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的具體行動,也是創新工作理念、突出紀檢監察工作“服務性”的重要舉措,得到了基層干部和群眾的熱烈回應。劍川縣紀檢監察系統將通過開展聯系服務基層活動,找準人民群眾對紀檢監察工作的期盼和要求,找準紀檢監察工作服務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的著力點和切入點,使廣大紀檢干部更加自覺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更加自覺地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更加自覺地服務群眾、保障民生,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