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舊市紀委監察局結合“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的要求,以“增底氣、顯銳氣、揚正氣、接地氣”為主題內容,編制并實施四類 “活頁教案”,強化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建設,按照“打鐵還需自身硬”的要求,不斷提升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履職能力水平。
一是著眼“能履職”,教育培訓“增底氣”。每年專題研究一次紀檢監察干部培訓工作,并制定紀檢監察干部培訓計劃,創新載體,不斷厚實履職“家底”;開展“清風讀書會+反對四風大家談+紀檢公開課”活動,以讀促談,以談促講,培養紀檢監察干部“轉識成智”的能力。目前,向紀檢監察干部推薦書目41批次,征訂業務用書181冊,倡導“清茶一杯、持書一卷”學習生活方式,培養其書香氣質;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反對四風”大家談活動,結合身邊的事例,對照自身進行檢查;搭建紀檢公開課平臺,通過業務微講壇、PPT制作比賽、同題論辯、業務新觀點之我見等教育培訓載體,交流經驗、互學互助,達到政治清醒、知識廣博、業務精通的學習目的。建立新任職的鄉鎮紀委書記、紀檢專干到市紀檢監察機關跟班學習制度。截至目前,已有10批次鄉鎮紀委書記、紀檢專干輪流到紀委機關跟班學習。
二是著眼“敢履職”,回歸主業“顯銳氣”。收縮戰線,回歸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執紀問責主業。為提高監督實效,發現問題,推進監督方式向“暗訪”轉移,成立由特邀監督員、紀檢干部、退休老干部等人員組成的暗訪小組,并定期更換暗訪人員名單,變單一“熟面孔”為更多“生面孔”,擺脫“人情”、“關系”干擾。在全市各鄉鎮、企業、社區、商戶等設立80余個投訴箱,作為監督監察的重要補充。今年以來,開展明察暗訪10次84家單位,當場批評糾正錯誤14 人,約談4人,對存在作風問題的3家單位進行了通報批評。接到投訴10件,內容涉及7個部門的執法公正、服務態度、收費、發證、市場監管等問題,發出跟蹤問效函4份,轉辦理8件,并將辦理情況及時反饋給投訴人;啟動小事問責機制,從小處、小節、小事入手,從細微之處嚴管干部,加強對“公誤”人員的追究。今年以來,共有5名領導干部因違反會風會紀等“小事”被問責。建立主要領導支持分管領導、分管領導支持室(局)主任、室(局)主任支持工作人員的相互“撐臺”工作體系,讓監督執紀問責等工作盡顯銳氣,避免“懦氣”;大膽起用品質正、有銳氣的紀檢監察干部,讓其“有為有位”。三年來,有20余名紀檢干部得到交流提拔使用。
三是著眼“善履職”,正風肅紀“揚正氣”。從自身抓起,樹立“監督者更要接受監督”的意識,率先垂范,傳遞正能量,營造正氣場。建立紀檢監察干部履職內查機制,采取電話抽查、實地檢查等方式,對全市紀檢監察干部履職盡責、遵守工作紀律和廉潔自律情況進行檢查,防止“燈下黑”問題。目前,對2名違反工作紀律的紀檢監察干部進行了內部通報批評;出臺了嚴明紀檢監察干部上班紀律“八不準”,開展市紀委機關規范化建設創建活動,對委局各室(局)工作職責、領導班子建設、紀檢監察業務、派駐工作、機關日常管理、機關黨建、干部隊伍建設等7個方面的工作進行規范,梳理健全完善制度和流程23個。近年來,在全市紀檢監察機關開展“黨紀法規學習教育月”活動3次,開辦“廉潔教育講堂”2次,組織全市紀檢監察干部參觀“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警示教育圖板展3次450余人。
四是著眼“履好職”,沉下身子“接地氣”。圍繞紀檢監察職能作用的發揮等內容擬定8個調研課題,組織廣大紀檢監察干部開展專題調研,形成調研報告27篇。其中,《個舊市村務監督委員會運行現狀調查》等5篇調研報告為領導決策、建立制度提供了依據,研究出臺了《個舊市關于加強村務監督工作的實施意見》、《個舊市關于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實施意見》等文件;開展主題活動貼近群眾,以“走進紀檢·共建廉潔”為主題,每年舉辦“紀檢監察開放日”活動2次,通過在展廳放置圖文并茂的紀檢監察工作宣傳展板、召開工作情況通報會、與群眾互動交流等方式,使受邀代表及到場群眾了解紀檢監察機關的機構設置、工作職能、流程和工作開展情況。(個舊市紀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