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施甸縣委黨校結合實際,采用舉辦培訓班與走出去授課相結合的方式,根據教育培訓規劃和年度教育培訓計劃把廉政教育專題納入教案進行備課,著重做到“四進”,有計劃地深入基層開展黨風廉政建設知識宣講。
一是廉政理論進黨校教案,發揮教師學習、研究和演練作用。在教案設置上,突出“廉政”主題,讓師資隊伍在教案設置中進行“練內功,強素質 ”。同時,縣委黨校內部堅持通過“每周一課”平臺對師資隊伍進行廉政知識專題教學演練,目前已累計演練23場次。在演練課題上,有“弘揚善洲精神,永葆黨員本色”、“學習雷鋒精神做新時期黨員領導干部”、“固本求真抓黨建黨風廉政促發展”、“求真務實、廉政為民”等教學課題。
二是廉政理論進社會講堂,發揮理論宣傳生力軍作用。主要是在深入基層宣講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精神中設置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廉政專題,在縣直部門、鄉鎮進行了50多場次的宣講,受眾面超過5000多人次。如:在各級黨委(黨組)開展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活動中,縣委黨校派出何顯祥、王克柱、張家昌等“老牌”教師分別到第一理論中心組、第二理論中心組、第三理論中心組、縣工信局黨委、縣林業局黨委、縣水電局黨委、縣教育局黨委、由旺鎮黨委、萬興鄉黨委、何元鄉黨委等作了“感恩組織,干凈做事”、“做好群眾工作,廉政為民促發展”、“學習雷鋒精神做新時期黨員領導干部”等開展廉政專題授課。在今年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第一環節中,黨校教師積極主動到縣直部門、鄉鎮講解黨的群眾路線知識及楊善洲群眾工作法。
三是廉政理論進善洲林場廉政教育基地,發揮基地的主陣地作用。主要是按照大規模培訓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質的總體要求,積極承擔省委黨校、地州黨校、施甸縣委政府安排的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如:縣委黨校理論教師何顯祥、楊惠蘭到善洲林場為省委黨校廳級班、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副處級領導干部進修班,農村干部學院青年干部培訓班及云南省金融培訓班、少數民族干部培訓班、云南省公務員培訓班、保山市大學生村官培訓班、施甸縣新提拔干部培訓班等開展現場教學講解楊善洲精神的傳承實踐專題、楊善洲清正廉潔的先進事跡共60多場次。
四是廉政理論進社會媒體,發揮“潤物無聲”的熏陶作用。主要是縣委黨校要求教師認真撰寫理論文章,分別向省、市、縣各級報刊積極投稿。如:《楊善洲精神的形成軌跡研究》榮獲保山市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獎三等獎,《楊善洲農村工作思想研究》刊登在2014年9月10日云南日報理論版,《楊善洲的群眾觀研究》刊登在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與保山市委黨校校刊上。《楊善洲的道德觀研究》已由縣委宣傳部報送到省委宣傳部。《楊善洲的廉潔觀研究》正在進行之中。這些以楊善洲精神為主要內容的廉政文章,把反腐倡廉建設與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相結合,做到了入情入理、入心入腦、潛移默化、潤物無聲。(趙貴銀 何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