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理群眾信訪舉報36件,初核34件,轉立案14件,查處黨政紀案件18件19人,自辦案件14件15人,其中鄉科級干部7件7人,審結案件同比增長120%……”這是鎮沅縣紀委、監察局日前統計報表顯示的一組數據。
今年以來,鎮沅縣紀委、監察局認真落實“三轉”要求,聚焦主業主責,明確職責定位,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以實實在在的成績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與擁護。
轉職能,聚力量。一是充實辦案力量。采取公平競爭、擇優錄取的方式公開招考2名年輕干部充實到辦案隊伍,并從公、檢、法部門選調會辦案、能吃苦人員進入辦案隊伍。在機構總數和人員編制保持不變的基礎上,把工作能力強的機關年輕干部調整充實到辦案工作上,辦案人員總數增幅達50%,并建立了由14名人員組成的辦案人員庫,人員配置向辦案和監督工作傾斜。推行全員辦案制度,建立人人學辦案、人人能辦案的激勵機制。加強派出機構統一管理,深化分片聯系制度,落實紀委書記不得分管其他工作要求,對9個鄉(鎮)紀委書記分工情況進行調研,與基層黨委溝通,提出意見和要求。二是充實督查力量。整合縣紀委、監察局、縣委和政府督查室等督查力量,組建由縣紀委書記任組長的縣委綜合督查組,明確工作職責,加強組織協調,促進督查工作從“單打獨斗”向“協同作戰”轉變。面向機關單位及社會公開聘請18名黨風黨紀監督員和10名特邀監察員,對機關作風情況進行動態監督和時時監控。抽調9名紀檢監察干部組成3個明察暗訪組,常態化糾查“四風”。
轉方式,抓主業。一是注重查辦案件。把查辦案件作為最主要的任務,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突出組織協調,強化“一把手”第一責任人意識,加強部門聯動,形成辦案合力;突出信訪受理,采取定點接訪、主動下訪、座談尋訪、明察暗訪等方式廣尋案件線索,實行分管領導包案、鄉鎮案件督促指導、協作辦案、案件辦理情況匯報等制度,實行重要案件線索統一管理,并按照擬立案、初核、暫存、留存、了結五類標準處置。二是注重案件管理。抓好辦案安全管理,健全辦案機制。健全縣紀委書記親自抓、分管副書記具體抓的辦案工作機制,并實行分級管理,制定辦案安全隱患或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度,強化辦案培訓,嚴明辦案紀律,實行案前防范,規范辦案程序等措施,使所辦案件經得起歷史和實踐的檢驗,10年來保持了辦案安全零事故的良好態勢。三是轉變監督方式。把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及任務層層分解到相關職能部門,紀檢監察機關從大包大攬轉變到對黨委主體責任落實情況、行使權力情況的監督檢查和責任追究上來。今年以來,對“三公”經費、公車使用、上班工作紀律等情況開展明察暗訪38次,嚴肅查處了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通報批評34人,誡勉談話14人。四是轉變監督方式。突出監督重點,強化對主抓者、主責者、監督者的監督,緊跟權力運行開展監督,抓好“三重一大”落實、定期述職、約談匯報、述責述廉等的監督檢查,強化第一責任人責任。加強對干部的監督,對黨員干部的問題早發現、早提醒,對苗頭性問題及時約談,防止小問題變成大問題。
轉作風,強自身。一是著力班子建設。出臺《紀檢監察機關密切聯系群眾20條規定》、《工作作風建設督查制度》、《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監督檢查辦法》等制度,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制定《紀委工作規則》,嚴格落實民主集中制。二是加強隊伍管理。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查找紀檢監察機關在“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15個,并采取措施立行立改,落實到位;在堅持每周一集中學習的基礎上開設“道德講堂”,學習和交流紀檢監察業務知識,提高干部業務素質。采取“請進來”集中培訓、“走出去”學習培訓、自辦培訓班等方式,鍛造執紀辦案行家里手。三是強化自律教育。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錘煉黨性,在執行八項規定、糾正“四風”等方面帶頭整改落實。廣泛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廉政風險防控、監督執紀方式和制約監督權力運行等方面的調查研究。教育紀檢監察干部牢記神圣職責、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堅決杜絕“燈下黑”。(楊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