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怒江州不斷夯實廉政教育根基,在經驗中創新,在鞏固中提高,強化主體責任,推進反腐倡廉,編織“廉政網絡”,有力促進了全州黨風、政風的轉變。
培訓形式求“新”,提高廉政意識。積極探索廉政教育新模式,推進教育培訓常態化,加強對全州黨員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嚴格執行干部廉政談話、誡勉談話、述職述廉、群眾評議和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制度。組織廣大黨員干部觀看廉政教育警示片、聽專題黨課、組織廉政知識考試,把好思想入口關,打好廉政預防針。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從而達到明廉自重的目的。2014年,對存在管理松弛、紀律松散的州縣56個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落實抓作風建設的主體責任;對173名擬任干部進行任前廉政談話;各級黨委(黨組)書記上黨課316堂;邀請省紀委領導、派出紀檢干部舉行“每月一課”及各類黨風廉政建設專題講座48場;將黨風廉政建設列為黨校及各行業主管部門舉辦培訓班“必修課”,舉辦11期培訓班825名領導干部參加培訓,每期均安排2個課時;368名領導干部按規定述廉,
實行領導干部廉政知識“每年一測”,4373名鄉科級以上領導干部參加測試成績合格,494名缺考或測試成績不合格經嚴格補考合格;積極探索干部任前“考廉”,福貢縣組織50名符合晉升職務條件的干部進行測試,26名取得晉升職務“廉政資格”。
宣傳載體求“精”,營造廉潔氛圍。深入開展向高德榮、楊善洲學習活動,教育引導全州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向黨員干部發放《怒江州黨風廉政建設系列叢書》、《領導干部從政道德啟示錄》等各類書籍資料17000余冊,創建“廉政文化小廣場”3個,廉政文化示范點“廉政文化展廳”2個,力求打造廉政文化進機關的精品工程。將廉政文化宣傳欄普及到鄉鎮,實現廉政文化進村入戶,營造“廉政無處不在,廉潔深入人心”的文化氛圍,促使廉政宣傳更具吸引力、感染力。
教育內容求“實”,強化廉政監督。選擇發生在身邊的人和實實在在的事作為教育案例,編印《身邊的警示》6000冊,內容力求平實、真實,并通過明察暗訪、舉報等方式,加大監督力度。不斷推進政務、財務公開,提高執法辦案的透明度,從源頭上預防腐敗現象的滋生。2014年,共開展執紀監督檢查259次,發現違法違規問題290個,糾正違紀違規問題250個,對存在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等問題的45名黨政領導干部進行問責;查處違反八項規定精神問題66件,通報批評117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66人,公開曝光4批次63起73人;開展7批次“地毯式”隨機檢查,覆蓋全州427個單位和服務窗口,對264個餐飲娛樂場所進行明察暗訪,檢查公務車輛463輛,現場糾正遲到早退等行為823人次,嚴肅查處并通報了44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開展非領導職務干部“在職不在崗”專項整治,對4名拒不履職人員進行組織處理;查處領導干部借機斂財3人,查處和糾正4起喬遷新居違規請客行為。
長效機制求“嚴”,落實主體責任。全面貫徹落實廉政建設長效機制,以年初簽訂責任書為抓手,層層簽訂責任狀和承諾書。認真貫徹落實“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紀委組織協調、部門各負其責、依靠群眾支持和參與”的反腐倡廉工作機制,強化各級領導干部“一崗雙責”的責任意識,勉勵廣大黨員干部做官要知足、做人知不足、做事不知足,用制度確保廉政工作步入正軌,不斷強化黨員干部的廉潔意識、勤政意識、責任意識。(楊亞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