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昆明市在黨風廉政建設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一年,全市共查處違紀違法案件362件419人,同比增長60%;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行為81起140人,同比增長300%;對68名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不到位的領導干部實施了責任追究,同比增長200%。
簽字背書,層層傳壓力
“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這是政治要求,更是責任擔當,必須記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堅決杜絕認識不清、落實不力,堅決杜絕只表態、不行動,堅決杜絕說一套、做一套的現象。”昆明市委書記高勁松說。
為強化責任意識,該市舉辦了“昆明市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專題研討班”,組織全市各地各部門黨組織和紀檢監察機關主要負責人,就如何落實主體責任開展研討。在昆明日報開設了“書記談責任”專欄,分期分批刊登各縣區和市直部門黨委書記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的體會文章,談認識、談思路、談做法、談措施┄┄。
為推動責任落實,該市開展了責任“三化”工作(具體化、標準化、量化)。市委帶頭制定了《中共昆明市委落實主體責任實施辦法》,制作了《市委領導班子主體責任清單》(5類25項)及《市委主要負責人主體責任清單》(12項),并向社會公開,接受各界監督。按照市委要求,全市各級黨委(黨工委、黨組),結合工作實際,制定責任清單,硬化落實主體責任的任務和要求。在年初召開的市紀委全會上,市委書記與全市各地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全市各級黨組織都逐級分解任務,明確責任,層層簽訂責任書,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
為確保任務完成,該市建立了“六項機制”(述責、督責、查責、考責、評責、追責)。全市各級黨委、紀委定期向上級黨委、紀委報告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監督責任情況,黨委主要負責人每年向紀委全會述責。各級紀委定期對下級黨委履行主體責任、書記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進行約談。組織市級黨風巡查員,對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情況進行明察暗訪。每半年對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工作進行一次重點抽查,每年開展一次綜合考核和民主評議。前不久,該市組織了11個考核組,分別由11位市委常委任組長,對各單位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工作進行了考核評議,考評結果存入領導干部個人廉政檔案,作為對領導班子總體評價和領導干部業績評定、獎勵懲處、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對思想不重視、措施不得力、發生黨風廉政建設嚴重問題的,嚴肅進行責任追究,去年共追責68人。
正風肅紀,猛藥治頑疾
死盯“鐵八條”,堅決反“四風”。抓住“元旦”、“春節”、“中秋”、“國慶”等重要時間節點,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行為快查快辦。聘請了512名社會監督員,對“四風”問題進行明察暗訪。在昆明黨風廉政建設網站、“昆明廉博”建立了投訴舉報平臺,鼓勵群眾及時發現報告違紀違規問題。去年全市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行為81起140人,對41起59人典型案例點名道性進行了通報和曝光。
緊盯作風領域出現的新變化新問題,弛而不息正風肅紀。針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群眾反映強烈的13類146個問題,市紀委監察局組織4個工作組,分別由書記、副書記帶隊,深入基層調研督查背后的作風問題,對精神懈怠、作風漂浮、怕負責任、不敢擔當、為官不為、效能低下的226名黨員干部進行了嚴厲問責。
加強制度建設,使作風建設落地生根、成為新常態。做好作風建設制度的“廢、改、立”工作,共廢止過時規章制度17項,修訂完善規章制度8項,新建規章制度51項,為作風建設規范化、常態化、長效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打“虎”拍“蠅”,重拳懲腐敗
以“零容忍”態度對待腐敗,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做到“三個凡是”:凡是有群眾舉報的,都及時受理;凡是有具體線索的,都認真核查;凡是違反黨紀國法的,都嚴肅處理。
為加大辦案工作力度,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都加強了辦案力量。市紀委監察局機關在原來3個紀檢監察室的基礎上,又新增了3個紀檢監察室,使辦案機構和辦案人員分別占內設機構、人員編制總數的62.5%、53.3%。建立健全了線索排查、辦案整合、辦案督查、考核獎懲、人員培訓、安全保障等案件查辦“六項機制”,形成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
2014年,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受理信訪舉報3894件次,初核793件,立案363件,結案362件,處分419人,移送司法機關52人,通過辦案挽回經濟損失3146.38萬元;信訪、初核、立案、結案及處分數分別同比增長27.5%、82%、56.5%、46.7%、60%。嚴肅查辦了原官渡區區長、市農業局局長、五華區人大主任等大案要案。同時,積極推進省、市、縣、鄉、村紀檢監察機關信訪“五級”聯動工作,幫助群眾解決了一大批強農惠農政策、拖欠款項、土地糾紛等急需解決的問題,查處基層干部侵害群眾利益案件143起165人。
凝心聚力,矢志建鐵軍
“正人先正己,打鐵自身硬。紀檢監察干部沒有天然‘免疫力’,進了紀檢監察機關也不是進了‘保險箱’,要堅持嚴字當頭帶隊伍,以鐵的紀律打造政治強、業務精、作風硬的反腐鐵軍。”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應永生說。
該市把加強紀檢監察隊伍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來抓。大力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在全市紀檢監察機關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專題教育,教育引導紀檢監察干部帶頭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切實樹立忠誠可靠、服務人民、剛正不阿、秉公執紀的良好形象。
堅決推進“三轉”工作。全面開展清理議事協調機構工作,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中心任務,把不該管的工作交給主責部門。市紀委監察局議事協調機構從88個減少到14個,全市12個縣區紀委監察局也撤消和退出了與主業無關的議事協調機構。按照“上下對應、突出主業、歸類整合”的原則,對市縣兩級紀委內設機構進行了優化整合,市紀委機關共撤銷5個內設機構,整合2個內設機構,撤分1個內設機構,新設立黨風政風監督室、紀檢監察第四至六室、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5個監督執紀機構。
從嚴管理干部,嚴防“燈下黑”。出臺了《紀檢監察干部“十要十不準”紀律規定》,從政治思想、秉公執紀、服務群眾、清正廉潔、業務精通、作風優良等方面提出嚴格要求,劃定行為“紅線”。將市、縣兩級紀檢監察機關副科以上領導干部的姓名、職務、工作職責、公務電話等在新聞媒體上公布,接受社會監督。成立了督察組,每周對紀檢監察機關的工作作風進行暗訪突訪,嚴肅查處違紀違規行為。去年,昆明市紀委監察局共對26名違反工作紀律的紀檢監察干部進行了通報批評和談話誡勉,將1名不適宜從事紀檢監察工作的干部調離紀檢監察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