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展“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專題教育中,施甸縣堅持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在專題教育中持續整改落實教育事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始終把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作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四個關鍵”推進“整改”向“真改”的轉變,以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促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清理”關鍵是“清退”。由于基層工作環境相對較差,近年來,基層教師為了能回縣城工作,千方百計找路子、拉關系調動工作,調動不了就采取“借用”方式回城,嚴重削弱了基層教師隊伍力量。施甸縣多部門聯合,深入摸底調研,認真分析謀劃,清理出借用教師41人,采取理順關系定規范、強化督導保長效等方式,加大借用教師工作的專項治理力度,清退借用教師27人,保障了基層教師隊伍的穩定。
“引進”關鍵是“培養”。2014年以來,施甸縣圍繞急需人才面向省內外高校引進高中教師10人,關愛學校特殊教師2人,招聘特崗教師120人。24名鄉鎮教師通過公開考試從基層鄉鎮考入縣直校園。同時利用好與西安交大校縣合作這一平臺,采取“請進來”的方式,邀請西安交大的教育管理理論專家一行8人到施甸,對施甸縣中小學校長、教師骨干等180人進行為期三天關于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培訓,以點帶面提高其他教師的教學水平,拓寬教師交流學習渠道。
“管理”關鍵是“敢管”。針對個別教師參加賭博等有損教師隊伍形象的各種不良問題,施甸縣堅持無亂是誰都要以“零容忍”的態度嚴厲懲治和打擊,決不讓不良風氣侵蝕隊伍。2014年,施甸縣開展了查賭禁賭專項行動,對參加賭博的3名教師進行了查處,在公安機關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罰的基礎上,施甸縣對涉賭教師進行了降低崗位等級、批評教育等重處分,并在全縣范圍內進行點名道姓的通報曝光,達到了處理一個警示整個教師隊伍的目的。
“激發”關鍵是“激勵”。施甸縣出臺了《施甸縣中小學教學質量綜合評價和考核獎勵辦法(試行)》、《施甸縣教育教學質量獎勵實施方案》等制度,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對全縣中小學教學質量的管理工作,建立科學系統的教學質量評價機制,有效激發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無亂縣財政如何困難,施甸縣委、縣政府始終把教育事業發展方面的獎勵資金納入財政預算,并及時對表現優秀、成績突出的一線教師進行表彰獎勵,讓縣委、縣政府重視教育、支持教育的信心和決心得到充分體現。
(趙貴銀 蘇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