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州紀委州監察局積極推行派出機構監督責任“總承包”,推動各派出紀工委監察分局履職盡責監督齊發力,切實發揮派的權威、管的力度,監督責任有效落實。去年以來,七個派出紀工委監察分局共組織明察暗訪、督促檢查63次,發現問題56個,處理干部60人次,指導部門完善規章制度851條,制定廉政風險防控措施1508條,積極推進監督聯系部門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對癥下藥清“梗阻”。針對部分派出紀工委監察分局干部責任意識不強,履職不到位,監督存在失之于寬、失之于軟問題,造成部門監督“腸梗阻”。對此,州紀委六屆五次全會對派出監督工作作出了新部署,實行監督責任總承包。對部門發生嚴重違紀違法行為的,既追究部門的主體責任,也要追究聯系派出紀工委監察分局的監督責任,通過強化責任倒逼工作落實,清淤排阻,順暢發力,全覆蓋、無禁區著力加強派出監督。同時,加大派出紀工委監察分局干部調整力度,充實責任心強、熟悉業務的年輕干部,選優配強紀工委書記、副書記(局長),干部結構進一步優化,派出紀工委監察分局履職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目前,七個派出紀工委監察分局配有干部30人,其中書記7人,副書記18人;正處級干部11人,副處級17人;大學學歷24人,研究生3人;40歲以下4人,41至45歲5人,46至50歲11人,51至55歲7人。
建章立制明職責。各紀工委監察分局積極探索,逐步建立完善規范履行職責的規章制度,明晰職責、規范監督。如,第三紀工委監察分局修改制定了《崗位工作職責、工作制度》、《與監督聯系部門工作銜接制度》等制度,第六紀工委監察分局制定出臺了《監督辦法》,切實規范了與各監督單位的關系,進一步明確了紀工委監察分局重點履行綜合預防和監督檢查兩項職責,規范了各單位報告重要會議、干部人事、重要工作、重大事件、專項資金等重大事項的內容、程序。紀工委監察分局領導列席各單位黨政班子涉及重要干部人事問題、重大事項決策、重大項目安排和大額資金使用等會議,雖然不參與決策,但是對決策過程中是否存在違反政策、法律、紀律規定情況進行監督。
清單管理促監督。各紀工委監察分局以落實“兩個責任”、干部提拔任用、工程建設、財務管理、物資采購和《德宏州治理庸懶散慢六條規定》、《德宏州治理行政不作為五項紀律》等紀律作風規定執行情況為重點,實行“清單”式管理,有的放矢強化監督。如,第四紀工委監察分局將黨風廉政建設黨委(黨組)主體責任“清單”細化為五大類27項具體內容,各監督聯系單位結合自身實際再適當添加調整,形成更具“個性化”的清單。紀工委通過季度報告、實地抽查、個別訪談等方式,加強全程督查,推進責任“清單”落實,真正實現黨委(黨組)落實主體責任有依據、有記錄、可追溯,形成一套完整的“履責記錄”。第一紀工委監察分局認真梳理23個監督聯系單位的廉政風險情況,確定了2015年高風險單位5個,崗位風險57個,其中高風險崗位14個,中風險崗位39個,低風險崗位4個,并針對崗位風險提出相應的防控措施57條,專門研究制定風險防控方案,對工作任務進行分解。同時明確,對重大事項部署不及時,不到位的;對高風險崗位防控措施不力,監督檢查工作拖拉、不按期完成的;對高風險崗位排查出的問題不認真督促指導整改的;對檢查出的問題不及時報告備案的;檢查工作時有違規違紀行為被投訴的;工作不力被通報、批評責令整改的;向上級或監督聯系單位作出承諾不兌現的;在明查暗訪中發現存在違紀的8種情況,列表反饋到個人,在紀工委會上通報、約談,同時向州紀委分管領導報告,造成嚴重影響的給予問責。
隨機抽查不懈怠。各紀工委監察分局以隨機抽查為抓手,采取交叉檢查等方式,深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省州實施辦法,深入糾正“四風”,把作風紀律監督抓常、抓實。如,第四紀工委監察分局實行每月“雙不定”明察暗訪制度,每月抽出1—2天時間,不定時間不定路線到有關監督聯系單位明察暗訪,今年以來,共明察暗訪4次,發現上班遲到14人,對出現問題單位的一把手進行約談。“雙不定”巡查制度的實行,猶如一把高懸在監督聯系單位頭頂上的利劍,形成有力震懾。第一紀工委監察分局在兩次暗訪中,巡查了21個部門123個崗位,提出整改意見7條;到15個餐館督查公款消費、違規飲酒問題;到14個服務窗口,督促773名干部簽訂不收送紅包承諾書。保持了查糾不正之風的高壓態勢。
發現問題不留情。擰緊責任這根弦,建立有責必究的“買單制”。如,第一紀工委監察分局對落實主體責任不到位的3個部門“一把手”進行了約談;對上下班遲到的14名干部進行誡勉談話,對上班期間上網看電影、打牌的6名干部進行約談,約談了1個部門的紀委書記;對公車管理規定落實不力的4個單位提出整改意見;對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不力的單位,在召開各部門聯席會議時進行通報批評。第三紀工委監察分局對監督聯系的州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進行了約談,責成單位進行整改并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嚴肅了工作紀律,促進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落實。
警示教育經常抓。對部門(單位)干部存在的作風紀律方面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堅持紀工委干部到部門開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制度,并督促部門扎實開展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如,第七紀工委針對近幾年省州內每年均有涉農單位干部被查處的現實情況,深入農業系統開展了“盯死看牢小權力,安全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廉政風險防控警示教育課,強調要抓預防、抓苗頭,杜絕基層干部冒領、私分補貼資金,弄虛作假套取、騙取財政資金,截留、挪用財政專項資金等問題,盯死看牢基層一線工作人員、科室站所負責人,提高涉農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促進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