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舊市結合實際,不斷創新聯系服務群眾平臺,著力解決服務群眾不到位的問題,確保群眾辦事有地方辦、遇到困難有人幫、棘手問題有人管。
——“巧織網格”全覆蓋。雞街鎮和沙甸區積極探索實施社會治理聯系群眾網格化服務試點,通過搭建“中心、片、格、組”4個網絡體系,以自然村和重點區域劃分了21個工作片區,由1名黨政領導擔任片長,配備1名社區民警;每個工作片區內,以公路、河流、街道、巷子等明顯標志為界限劃分42個工作網格,由黨政機關工作人員擔任網格長,配備1名村(社)干部+1名網格管理員;每個網格下,以20—30戶為單位設立聯戶聯動組,聯戶聯動組長由各聯戶群眾推選產生。通過“巧織網格”,轄區基層群眾全面納入網格,實現鄰里守望、互幫互助。如,雞街鎮雞街村委會針對岳家巷小組出租屋管理問題,網格人員協調分工,分組前往責任網絡區域,對區域內每戶出租屋進行信息核查登記,排查安全隱患,加強對流動人員的服務管理。
——“政企共建”雙深入。老廠鎮結合廠礦鄉鎮形成的工農交織、工農交錯的結構形態,將鎮機關52名黨員干部共分成6個片區、組成13個工作隊分別掛鉤聯系204戶群眾、117戶礦山企業。云錫老廠分礦以坑口、車間為單位與農村群眾結對聯戶,把所聯系村(組)分成若干片區,每個片區由1名企業中層干部作為片區長,每個片區下轄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聯系10—20戶群眾。2014年以來,政企聯合走訪農戶213戶,針對群眾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各政企駐村工作組進行民情分析,為村民解決實際困難10件。如,該鎮羊壩底村委會、木登硐村委會與云錫老廠分礦合作,聯辦潤洋勞務輸出公司,成立聯合黨支部,解決了企業“用工難”的問題。目前,已向云錫老廠分礦輸送2000余名群眾就業,月收入達到1600-5000元,60名派遣人員轉成云錫正式職工。
——“民生說事”勤解決。城區辦事處轄區有20萬群眾,針對群眾多、訴求多的實際,建立了處居干部民生說事會制度。“說事會”每月末召開一次會議,會前由社區干部收集社區居民訴求,城區辦黨政辦收集整理后,對其進行編號管理,并根據訴求種類明確責任人,制定解決方案,提交城區街道黨工委討論實施。重大訴求事項由黨政主要領導向市委、市政府報告,重要訴求事項由分管領導與市屬部門溝通聯系,一般訴求事項由社區書記、主任向有關單位進行聯系辦理,并在《全程跟蹤記實表》上詳細記錄聯系辦理情況。實行“上月說事、下月反饋”限時辦結制度,及時向社區居民反饋訴求辦理情況,并由居民對辦理情況進行評價,對工作不力的辦事處和社區干部將嚴肅追責。目前,通過“說事會”制度,已妥善解決道路修復、公廁拆遷、消防通道堵塞、治安巡邏和衛生整治等群眾反映意見較大的25個問題。
——“一主三輔”促服務。在城市社區推行“一主三輔”的社區管理模式:一主即圍繞“社區黨總支→樓道黨支部(小組)→黨員→居民”這一主線,在黨員相對集中的樓道設立黨小組,將樓道居民再分成若干個組,每組由1名黨員負責聯系群眾。三輔:即強化三項輔助,有效整合資源。一是以社區黨組織與社區單位黨組織共駐共建活動為輔助。如,金湖東社區健全黨建聯席會制度,簽訂黨建共駐共建協議12份,駐區單位向社區黨組織提供4萬元的資金和物質支持。二是以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為輔助。在29個城市社區設置多個社會公益崗位供在職黨員自愿認領,相繼開展了政策咨詢、醫療服務、文藝表演等活動。三是以社區便民服務平臺為輔助。在29個城市社區設立了黨員服務站、鄰里互助站、就業促進站等“一站式”服務平臺64個,為群眾提供工作咨詢、黨員求助熱線等服務3200余次,組織市內100多戶企業舉辦民營企業招聘周為黨員群眾提供就業崗位2000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