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深化“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專題教育,劍川縣把開展“為官不為”專項整治作為當前全縣作風建設重點工作來抓,針對“十個問題”、“四類干部”開展專項整治,引導全縣干部想干事、會干事、干成事。
結合“三項治理”,找準靶子抓整治
結合全縣開展的“吃空餉”、“庸懶散慢玩浮”和軟弱渙散黨組織治理活動,重點找出全縣領導干部身上主要存在的“理想動搖,精神懈怠;不思進取,能力低下;安于現狀,得過且過;逃避責任,不敢擔當;華而不實,口是心非;玩風盛行,有禁不止;主觀臆斷,盲目決策;夸夸其談,坐而論道;當斷不斷,拖泥帶水;紀律渙散,我行我素”十個方面問題,將整治對象鎖定為執行不力、不敢擔當、推諉扯皮和作風不實“四種類型”。當前,共開展明察暗訪15次,檢查單位78個、餐飲娛樂場所24個,對上班遲到的21人、缺崗的7個村委會進行了通報,制止違規辦理客事2起,立案查處1起頂風違規辦理客事行為,處理5名“吃空餉”工作人員,對63個單位、222輛公務用車節假日封存情況進行檢查,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10個,處置不合格黨員29名。
突出“三個抓好”,強化措施重督促
一是突出抓好學習教育。開展推薦一批學習書目、組織一次學習輔導、舉辦一次知識競賽、撰寫一篇心得體會、開展一次學習交流、形成一篇調研報告“六個一”活動,加強對廣大干部權力觀和政績觀教育、黨紀政紀條規和法律法規教育,并在劍川新聞、劍川時訊等新聞媒體上開設專欄,宣傳先進典型,曝光反面問題。二是突出抓好制度建設。出臺《貫徹落實“三嚴三實”要求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十條規定》《劍川縣進一步從嚴管理領導干部的六項制度》《劍川縣從嚴管理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八個嚴禁”》《劍川縣機關作風建設明察暗訪常態化工作制度》等10項作風建設制度,建立準確反映干部作風、政績和辦事能力的考核評價機制,把“敢于擔當”作為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標準。三是突出抓好監督管理。健全來信、來訪、電話、網絡“四位一體”的舉報網絡,堅持把督查工作貫穿到轉變干部作風建設的全過程,由縣紀委、縣委組織部、縣監察局、縣人社局、縣委督查室、縣政府督查室組成的督查組,每月開展一次明查暗訪,每季度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對全縣各鄉鎮、各部門和各單位的工作狀態、工作效能進行全面監督檢查。
做到“三個到位”,明確責任抓落實
一是組織領導到位。在縣委專題教育辦公室設立專項整治組,重點針對“十個問題”、“四種類型”、“22種表現”開展專項整治活動。二是責任落實到位。強化縣鄉村三級黨組織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明確主要領導是專項整治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求各級各部門因地制宜細化整治方案,帶頭自查自糾,及時查找和整改存在的突出問題。三是結果運用到位。加大對專項整治中發現的重大違紀違法問題的查處、通報和曝光力度,并注重結果運用,及時調整不適宜擔任現職的領導干部。(施春花 李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