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師傅帶徒弟、執紀不平衡”的問題,2015年4月27日至29日保山市紀委監察局對五縣區、三個園區、市直機關工委負責案件審理的分管領導及業務人員共27人進行了案件審理實戰模擬,規范基礎工作,統一全市“兩清單一筆錄”的制作,明確全市審理標準。
會上,市紀委副書記胡扉就下一步如何做好案件審理工作以及做一名合格的審理干部提出了八個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強化學習,成為專家。要不斷深入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強化對《案件審理工作條例》、《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刑法》、《刑事訴訟法》等法律法規的學習,尤其要加強對即將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學習,努力成為案件審理的“專家”;二是要懂規守矩,法治思維。做為案件審理人員,要帶頭守紀律、講規矩、懂政策,要有強烈的依據意識,對黨紀條規的理解要全面系統,避免斷章取義,要樹立牢固的法治思維,將法治的諸種要求運用于認識、分析、處理案件審理問題的每一個環節,推動審理工作的規范、科學發展。三是要進入狀態,爭當排頭兵。近期市委對“實現新跨越、爭當排頭兵”大討論活動進行了安排部署,案件審理工作同樣要有爭先進位意識,做到有標準、有目標、有檢查、有考核,通過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爭取案件審理工作成為全省的“排頭兵”。四是要強化證據,排除懷疑。要樹牢“無錯推定”理念,避免先入為主,始終以中立的態度審查證據的客觀性、關聯性、合法性,綜合全案證據,排除對所認定事實的合理懷疑,形成邏輯嚴密的證據鏈,確保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五是告知義務,保障人權。尊重和保障人權是中國法治的核心價值,在審理工作中必須有牢固的尊重和保障案件當事人人權的意識,確保案件當事人知悉自己享有的權力和應負的義務,避免結出證據的“毒樹之果”乃至形成冤假錯案。六是審理談話,質證充分。審理談話是案件審理中的重要環節,要從過去的“問答式”轉變為“核實式”談話,對錯誤事實見面材料中的違紀事實進行客觀中立的核實,認真聽取辯解,切實維護好案件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七是執行到位,及時有效,審理完結不是查辦案件的終點,要通過做好審后跟蹤,審后教育,審后立制工作,確保處分決定執行到位,結合典型案例及時開展警示教育,實現懲治成果向預防成果的轉化,達到查辦一批案件、警示一批干部、完善一批制度、堵塞一批漏洞的目的。八是審理報告,說明理由。審理報告是案件審理工作中的重要文書,報告中事實、定性、處理表述要一致,不能自相矛盾,事實要有證據做依據,定性要有事實和政策法規做依據,做到有理有據,邏輯嚴密,說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