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來,通海縣從機關單位的“票子、面子、位子、身子”入手,通過建機制、抓管理、頻監督、嚴追責等措施,為干部作風建設加碼。
“管票子”根治奢靡享樂之風小金庫。首先是勒斷了基層部門的接待費,明確各鄉鎮(街道)站所、村(社區)、村(居)民小組及縣屬部門股所級單位一律實行“零接待”制度;另外是系住了機關單位的錢袋子。制定《通海縣縣級預算單位銀行賬戶集中管理實施方案(試行)》,切實解決預算單位開戶過多、過濫和賬外設賬問題,強化資金監管,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杜絕“小金庫”行為,加強了預算單位廉政、勤政建設。2014年全縣“三公”經費支出減少370.95萬元,比上年度下降17%。
“拂面子”讓作風懈怠者紅臉出汗。去年以來,縣紀委和縣委組織部先后發出9次通報,就干部“走讀”、不規范粘貼公車標識、工作紀律松弛、會風會紀等作風問題點名通報,既讓被通報干部紅臉、出汗、排毒,又讓其他干部引以為戒,強化規矩意識。針對干部詬病、群眾反感的公車私用問題,縣紀委加大對全縣公務用車管理的檢查力度;針對村組干部中“小官大貪”、黨紀國法意識淡漠問題,縣委重拳出擊,僅2014年就立案12起,對15名村組黨員干部給予黨紀處分。同時組織全縣村(社區)干部到法院庭審現場觀摩典型案件的庭審,擴大警示效果。
“捋位子”傳導爭先進位工作新常態。出臺《通海縣村組干部問責辦法(試行)》,規定了12種應當問責的事項。今年3月,河西鎮轄區發生山火,鎮黨委政府根據該《辦法》,決定啟動問責程序,對相關村組干部追責。2014年,有11名科級干部被立案調查。此外,縣委加大對為官不為的清理整治力度,16名領導干部因工作任務不達標、突發事件履職不到位被問責。同時,也有一批干在實處、表現突出的干部受到提拔任用。
“綁身子”留住干部服務群眾的心。制定《通海縣治理鄉鎮(街道)干部職工“走讀”問題暫行辦法》,規定全縣鄉鎮(街道)干部職工工作日實行全員“住讀”,周末和節假日實行“值帶班住讀”,并將“干部住讀”情況納入干部職工考核和鄉鎮(街道)年度目標綜合考核。此外,還探索建立起以“夜學、夜議、夜談、夜訪”為內容的“四夜”制度。“夜議”即利用晚上時間,有重點地開展民情分析、剖析問題,進行決策;“夜談”即利用晚上時間,鄉鎮(街道)領導班子成員與分管聯系單位干部職工或村(社區)干部、企業負責人和群眾交心談心;“夜訪”即利用晚上時間,結合聯村、聯企、聯戶等工作,進村入戶走訪企業和黨員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