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來,新平縣不斷鞏固、深化和拓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踐行“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要求,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四風”突出問題,持續發力,正風肅紀,以優良的作風凝聚黨心民心,帶動黨風政風,樹立新風正氣,助推經濟社會發展。
固化制度要求。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后,及時研究制定了《新平縣關于縣級領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規定》,對改進調查研究、精簡會議文件簡報、厲行勤儉節約等11個方面做出規定。各級領導干部在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省市委實施辦法上深學細照篤行,帶頭學習領會、帶頭貫徹執行、帶頭從嚴要求。縣委多次召開常委擴大會、專題學習會,組織學習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及考察云南講話精神。制定《新平縣關于進一步改進會風文風話風的規定(試行)》,著力整治會風不嚴、文風不實、話風不純等問題。2015年1—6月,全縣發文277個,同比減少151個,減35.28 %;召開各類會議24次,同比減少6次,減20%。
聯系服務群眾。2015年,先后制定了《新平縣關于深化“四風”整治、鞏固和拓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實施意見》、《新平縣干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制度》、《新平縣領導干部隨機調研制度(試行)》等一批制度,進一步深化“四風”整治、鞏固和拓展作風建設成果。2015年1—6月,全縣39名縣級領導參加“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專題教育,著力解決“不嚴不實”和“不忠誠不干凈不擔當”問題,先后深入12個鄉鎮(街道)、123個村(社區)和90個企事業單位生產一線開展隨機調研1311天,協調解決實際問題243個,協調項目173個,爭取資金5504.5萬元。
厲行勤儉節約。嚴格貫徹落實《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及其相關制度,制定《新平縣“三公”經費管理規定(暫行)》、《新平縣黨政機關公務接待管理辦法》、和《關于貫徹厲行節約控制行政成本支出的通知》等規章制度,嚴格接待標準、規范公務接待。2015年1—6月,全縣 “三公”經費支出2639.95萬元,同比減少423.57萬元,下降14%。其中:公務接待經費769.20萬元,同比減少100.10萬元,下降11.52%;會議費487.65萬元,同比減少55.95萬元,下降10.29%;培訓費593.70萬元,同比減少51.40萬元,下降7.97%;公務用車運行經費789.40萬元,同比減少55.70萬元,下降6.59%。
鼓勵干事創業。制定出臺《新平縣鼓勵保護干部干事創業和整治“為官不為”辦法(試行)》、《新平縣經常性了解干部和日常管理實施辦法(試行)》,從源頭上根治“不作為,亂作為”不良習氣,把了解干部的功夫下在平時,把對干部的一次性考察轉變為經常性了解,通過工作實績考察和領導干部8小時以外生活圈和社交圈的了解監督,綜合評價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著力整治“為官不為”,營造“敬業有功、怠業必懲”的干事創業氛圍。
維護群眾權益。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開展“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專題教育實為契機,深入開展“六個嚴禁”專項治理,全縣30個單位312名領導干部作出“不插手工程建設”承諾,81個單位1192名領導干部作出不收送“紅包”的承諾。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理念,建立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四合一”綜合協調運行機制,整合紀檢監察、社管綜治、信訪、司法等群眾工作力量,形成合力,及時妥善解決群眾合理訴求。揚武、漠沙等鄉鎮建成為民服務大廳,實行“一站式受理、一條龍服務”為民服務模式。2015年1—6月,全縣共受理群眾訴求2954件,辦結2950件,群眾滿意率97.9%。
持續正風肅紀。制定《新平縣加強作風建設問責辦法》,明確對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工作紀律、廉潔紀律等行為的問責規定。以整治庸懶散拖等不作為、慢作為和整治“六型”干部為重點,抓住不落實的事、問責不落實的人,縣紀檢監察機關制定《2015年作風建設督查方案》,成立9個作風督查組,對12個鄉鎮(街道)和69個縣直部門實行日常督查和“一月一輪查”,形成作風建設點面結合全時段、全覆蓋的督查機制,保持作風建設常態化。2015年1—6月,針對作風問題,實名通報3起8人,問責14人。以嚴督查、嚴問責,促進全縣干部職工工作作風進一步轉變,紀律作風明顯改變,干事創業的精神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