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來,文山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履行主責主業,強化監督執紀問責,通過抓監督、抓懲處、抓權力運行制約、抓教育、抓隊伍建設,大力促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常態化,為全州社會經濟發展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
抓監督。對各落實主體責任情況開展督查。按照州委《貫徹落實省委〈關于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的規定〉任務分工》,把細化的38項具體任務作為重點督查內容,組織開展了2次專項檢查,對履行“一崗雙責”不力的34名縣市及州級部門領導進行通報批評和約談提醒,對檢查中發現的137個問題實行掛號整改,對整改不力的20名領導干部進行問責。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實情況開展監督。堅持重要時間節點和平時監督相結合,州、縣兩級先后組織41個明察暗訪組開展監督檢查,發現并督促整改“四風”方面的問題85個,查處違反八項規定精神問題7起8人,并點名道姓通報曝光,其中:給予黨政紀處分2人,問責處理6人。對州委政府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情況開展督查。重點對平文高速公路項目建設中征地拆遷政策落實和資金兌付、項目實施進度和工程質量保證等實施監督的再監督,對40名領導干部和技術人員開展廉政談話。對“六個嚴禁”專項整治情況開展督查。把“六個嚴禁”專項整治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內容,組織11個專項督查組對專項整治情況開展督查,對工作落實不力的3名領導進行提醒約談。重點督查了紀檢監察機關牽頭負責的領導干部收送“紅包”專項整治工作,全州黨員干部均作出不發送和接收“紅包”的承諾,部分領導干部主動上交“紅包”近15萬元。對惠農資金落實情況開展監督。加大對民生資金監管平臺運行管理情況的監督,督促有關部門累計完成信息發布3084條,撥付資金67000余萬元。督促財政、民政、審計、教育等部門對各項涉農惠民資金開展專項檢查和審計,切實保障各項資金安全運轉和高效落實。
抓懲處。嚴肅查辦違紀違法案件。1—6月,全州共立案162件,同比增長11.8%,其中縣處級9件;結案77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08人,其中鄉科級干部41人。堅持抓早抓小。綜合運用批評教育、誡勉談話、問責和組織處理等方式,對輕微違紀人員予以教育、幫助和挽救。如:對個別違規發放電話費的單位主要領導予以組織處理,對違反規定駕駛公車的領導進行誡勉談話等。為77名黨員干部澄清了失實舉報,保護干事的同志,積極營造有利于干事創業的環境和氛圍。
抓權力運行的制約。開展廉政風險防控。將州住建、國土、水務等5個部門列為廉政風險防控重點單位,督促排查廉政隱患和風險點4856個,制定防控措施4856條,健全完善權力運行、工程建設管理等方面制度285項。其中水利系統組織開展“做清廉干部,建廉潔水利”專題活動,省水利廳在文山召開黨風廉政建設“防滲墻”現場推進會,推廣文山的經驗和做法。整治為官不為。問責處理“庸、懶、散、奢”等國家公職人員187名,問責處理7個履職不到位的部門。健全完善述廉述責制度。修改完善《關于黨政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述廉的實施意見》,把述廉述責對象拓展到縣(市)和州直部門領導班子副職及重點崗位負責人。
抓教育。繼續組織開展文山州廉政大講堂活動,邀請知名專家專題講授廉政黨課,全州處級干部和重點崗位科級干部參加。目前共舉辦八期,培訓干部1萬余人次。組織全州141名廳級干部和縣(市)、部門主要領導到省警示教育基地接受教育。將州內近年查處的53個腐敗典型案例制作成展板,在州、縣、鄉、村四級開展巡回展示活動,1.4萬余名公職人員和村委會(社區)干部受到教育。組織全州2200余名黨員干部分別到老山接受理想信念和愛國主義教育。對2014年5月以來新提拔的48名處級干部開展黨風廉政和履職能力建設培訓。
抓隊伍。全力推進內設機構改革。按照兩個50%的要求,完成州紀委監察局機關內設機構改革。各縣市紀檢監察機關內設機構改革全面啟動,8個縣(市)紀委行政編制已全部落實,馬關、富寧核定了30人,其余縣(市)均在33人以上。強化制度建設。制定了《縣(市)紀委書記報告工作制度》、《文山州鄉鎮紀委工作規則》和《文山州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工作暫行辦法》等制度,強化對下級紀委的領導、指導和監督。加強干部學習培訓。在中國紀檢監察學院舉辦一期業務培訓班,全州50名紀檢監察干部參加了學習培訓;組織40余名干部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央紀委北戴河培訓中心等進行業務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