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突出紀律審查重點,嚴肅查辦基層干部違紀違法、‘小官大貪’的案件。”大理州委常委、州紀委書記張鴻建在大理州紀委七屆六次全會上強調。近年來,大理州以“群眾利益無小事,基層貪腐猛于虎”的共識,嚴查群眾身邊的腐敗,真正把從嚴治黨落到基層實處。今年上半年,全州共查處群眾身邊的腐敗案件76件,處理81人。
正風肅紀 盯緊干部用權
祥云縣禾甸鎮大營村委會原總支書記、主任蘇光進,因弄虛作假強占集體土地200畝、侵占集體財產24萬元、受賄9.4萬元、違規設立“堵卡點”收取“林損費”47萬元、在村級組織中安插多名家屬或親戚等被開除黨籍,判處有期徒刑七年。
“他就是村里的土霸王,把持大營將近二十年,在村里從來說一不二。村三委班子成員幾乎全是他的家里人,他女兒就是村監委主任,讓女兒監督老子?”提起大營村的蘇光進,村民無不側目。
該縣劉廠鎮大波那社區原黨委書記趙德坤受賄35.8萬元、挪用集體資金30萬元、揮霍浪費集體資金119萬元、非法持有使用仿真槍、吸食毒品,是典型的“小官大貪”。
失去監督必然導致權力濫用。早在2010年,大理州委就出臺了《關于進一步規范村級勤廉監督委員會的意見》,在村級設立勤廉監督委員會,對村務及村“兩委”班子成員進行全面監督。2013年,結合村級組織換屆,全州1078個行政村勤廉監督委員會全面過渡為村務監督委員會,66個社區設立居務監督委員會。2014年,出臺《大理州村務監督委員會工作管理辦法》,對村監委工作進行全面規范。同時,將委員待遇和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確保監督職責有效發揮。為防止同體監督,出現大營村“女兒監督老子”的問題,辦法明確規定監督委員實行回避制度,村“兩委”成員及其近親屬或與村“兩委”成員有其他重大利害關系的人員不得擔任村務監督委員。
加強鄉鎮紀檢組織建設,全州110個鄉鎮設立鄉鎮監察室,鄉鎮紀委書記按正科級配備,設副書記(兼任監察室主任)、紀檢專干,確保每個鄉鎮專職從事紀檢監察工作的人員不少于3人。鄉鎮紀委職能實現了由過去的“代鄉鎮黨委抓黨風廉政建設”向“督促黨委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抓實黨風廉政建設監督責任”的大轉變,監督執紀問責職能更加突顯。
“鄉鎮紀委和村監委緊盯基層干部用權,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嚴肅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形成震懾,讓基層干部‘不敢腐’。”一位鄉鎮紀檢干部如是說。
鐵面執紀 規范干部用權
漾濞縣蒼山西鎮原鎮長馬猛在2013年度第二批產業扶貧林中藥材種植項目中,通過虛報虛增種植面積和籽種等手段,群眾實際領到籽種100公斤,而發放花名冊卻是200公斤,種植面積不足100畝,花名冊卻是200畝……雁過拔毛,目前,馬猛因涉嫌違紀違法問題正在接受調查處理。
大理市雙廊鎮長育村原副主任兼文書李志遠利用負責該村低保工作便利,通過降低低保金額,長期侵吞該村低保戶的低保金。
“連村民的救命錢他都貪,這回被查處,真是大快人心。”雙廊鎮的村民深有感觸的說。
制度是防治腐敗的治本之策。大理州針對近年來查處的一系列基層腐敗案件暴露出的基層管理中的漏洞,結實實際完善措施,扎牢制度籠子,規范干部用權,壓縮權力操作空間,鏟除蟻貪生存土壤。
加強民生資金監管,防止基層干部從中漁利。全面推廣運用民生資金監管平臺,對農村低保金、城市低保金、失業保險基金、就業資金、城鄉醫療救助資金、生育保險基金等民生資金下達、在途、到位的全過程監督管理。目前,平臺錄入資金文件434條、拔付資金2037條,監管資金16.11億元。出臺《大理州民生資金監督檢查辦法》,規定各級民生資金責任主體對本部門、本系統民生資金的下達、撥付、轉撥、發放負有監管責任。
推行農村集體“三資”委托管理,防止基層干部以權謀私。出臺了《大理州進一步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意見》,全州110個鄉鎮、1144個村委會(社區)、14095個村民小組資金、資產、資源全部實行會計委托代理服務。110個鄉鎮建立“三資”網絡監管平臺,目前進入系統核算和監管的資金19.3億元,資產37.7億元、資源650.1萬畝,實現了“三資”管理及運行情況實時監管。
全面推進基層“三公開”工作,促進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制定了黨務、政務、村務公開目錄,110個鄉鎮、1144個村(社區)建立了固定公開欄。各級黨組織聘請黨務公開監督員,對黨務公開工作進行監督和評價,各村委會(社區)由村務監督委員會進行全面監督,確保公開實效。
完善制約機制,防止基層干部濫用職權。健全鄉鎮領導班子議事規則及鄉鎮基層站所集體議事、民主管理的制度;完善以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為主要形式的議事規則,細化和完善“一事一議”制度,村委會(社區)全面推行了“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實行鄉鎮、村(社區)和基層站所負責人廉政承諾制度。2014年以來,3404名村干部開展勤廉雙述,開展廉政談話4318人、誡勉談話271人,村民民主評議村干部7019人。對65名鄉科級、535名村干部進行了任期和離任經濟責任審計,讓干部做到辦事不離‘章’、行為不越‘軌’。”
清掃“蟻”害 警示干部用權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大理州加強政風行風建設,通過“政風行風熱線”解決群眾關心的問題。2014年以來,共播出政風行風熱線節目65期,受理群眾咨詢、訴求913件,其中現場解答579件,轉督辦334件。對轉督辦件,及時進行了跟蹤,并在《政風行風熱線》節目“回音壁”中進行了答復,受理群眾咨詢、投訴的回復率及辦結率均實現了100%。
建立暢通群眾訴求渠道“五級聯動”工作機制,維護群眾利益。全州共建立“五級聯動”監督平臺1100個,錄入群眾信訪訴求信息36210件,辦結36150件。制定《大理州紀檢監察機關“五級聯動”辦理重大信訪舉報辦法(試行)》,健全完善信訪舉報信息聯動、交辦聯動、督辦聯動、直查快辦聯動、聯合辦理等五項機制。各村(社區)設立村(居)民投訴室,掛設舉報投訴箱,公開舉報投訴電話,及時、規范辦理群眾投訴和信訪件,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重點查處違反財經紀律、套取私分國家各種補貼款項、濫用職權,利用職務便利侵吞集體資金,在公路、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中弄虛作假、違規報賬等一系列發生在群眾身邊、損害群眾利益的腐敗案件。2014年以來,共查處農村基層黨員干部違紀違法問題160件,處理210人。對違紀違法人員點名道姓進行通報,發揮反面典型的警示和威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