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到生產隊找機關干部辦事,人很難找,辦一件事要來回跑兩三趟。現在生產隊隊部大門一側新建的辦事指導專欄,方便了前來辦事的職工群眾,并且去辦事門好進、臉好看、事好辦了,真比以前好多了。”剛辦理完老年證的景洪市景洪農場管委會光華生產隊3組的張大娘高興地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景洪農場從熱點問題入手,重點解決群眾關注的作風問題,開出“體檢、診斷、治療”三步療程,力求根治作風問題頑疾。
“體檢”找病癥。干部作風到底有沒有問題,開展征求意見、自我查找等“體檢”活動便可發現。為此,景洪農場管委會三級干部通過發放征求表、開通熱線電話、召開座談會等形式,結合工作實際,對照崗位職責,全面排查自身是否攜帶作風問題“病毒”。黨委班子率先帶頭到各自督導的生產隊和場直屬單位走訪調研,查找作風問題,征求改進意見和建議。目前,全場共征求群眾作風等方面的意見建議168條。
“診斷”查病因。針對干部存在的作風問題,通過“望、聞、問、切”,把握病情,找準病因。“望”就是看干部精神面貌、工作狀態;“聞”就是聽領導評價、群眾點評;“問”就是征求意見、了解實情;“切”就是發現問題、查找不足。通過“診斷”,查出了“庸、懶、散、生、冷、硬、浮、虛、空、驕、奢、貪”12種干部作風的“常見病”,并率先開展了干部作風集中“診治”活動。把群眾反映的“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問題作為解決重點,在生產隊新建成了8個辦事指南方便職工辦事。該場紀委先后開展了5次工作紀律檢查,對違反紀律和辦事效率低的機關干部進行了通報批評,黨紀政紀處分2名。
“治療”去病根。針對查出的12種“病癥”,景洪農場開出“四個處方”,即“換位思考,切身體驗,現身說法,躬身踐行”。為此,景洪農場黨委班子成員走進生產隊、居民組“換位思考”,對管委會和生產隊機關干部服務基層的官僚主義現象現場進行批評,提出“具體情況要在一線了解,服務要在一線體現,作風要在一線轉變,問題要在一線解決。”景洪農場黨委還要求全體機關干部每周一上午拿著掃帚到王震路街道打掃衛生,讓平時坐機關、看公文的機關干部“當一天環衛工人”,到最臟、最累的一線親身體驗,以實際行動詮釋干部作風的轉變。
在專題教育活動中,農場針對部分黨員干部中存在“散、浮、躁”等現象,創建“五不讓”,即不讓領導布置的工作在我這里延誤、不讓當天辦理的事情拖延積壓、不讓來辦事的群眾在我這里受冷落、不讓群眾不滿意的事和差錯在我這里發生、不讓有損黨和政府形象的言行在我這里受到影響,使干群關系融洽,促進了農場家庭承包經營工作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