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止“四風”反彈、遏制腐敗問題滋生蔓延,玉龍縣紀委監察局創新工作方式,以“能發現、早發現、早糾正”問題為目的,采取“觀聽問摸”四診模式,創新開展黨風廉政監督檢查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觀氣色”,即調查研究。確定督查對象后,由縣紀委常委帶隊分別深入鄉鎮和縣直部門對領導班子建設、“八項規定”落實情況、公款送禮、公款吃喝、奢侈浪費、“三公”經費開支、公務用車管理、侵害群眾利益行為等問題開展調研,了解和掌握各單位是否存在“發病”的前兆和各種“癥狀”,明確監督檢查的主要方向。
“聽聲息”,即多渠道了解和收集信息。對信訪舉報收集到的問題和日常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以及網絡輿情、群眾關心的社會問題逐一梳理,分類匯總,確定督查的主要內容。
“問癥狀”,即從案件查辦中尋找信息。通過了解紀委監察局和公檢法部門查辦的案件,以及到外地了解督查對象類似的案件,從中發現違紀案件的手段、方法等信息,確定督查的重點。
“摸脈象”,即對癥下藥,解決問題。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梳理,分類處置。一是限期整改。對督查中發現的輕微違規問題,限期整改;二是教育警示。對督查中發現存在一般性問題的領導干部,通過約談,及時教育提醒糾正;三是專項整治。對于體制機制方面共通性問題,責令主管部門牽頭開展專項整治;四是啟動問責。對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嚴格追究責任;五是立案查處。對存在嚴重違紀問題的,轉紀檢室進行立案處理;六是移送案件線索。對督查中發現可疑的問題線索移送案件檢查室進一步核實,涉嫌違法問題線索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2015年,玉龍縣共開展各類監督檢查114次,對社保基金等專項資金、60多個重大項目、“六個嚴禁”進行專項檢查整治,羅列問題清單百余條,對村組資金監管缺失等8大方面進行整改落實,通報批評違反作風紀律建設6家單位,問責領導干部11人,約談7家單位負責人,受理群眾各類舉報76件次,立案31件,處分40人,其中涉及鄉科級干部9人,對5個問題線索作進一步調查。(舒英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