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公司到新村投資種植美國山核桃,以往每年加起來有幾個月的時間都要頻繁去村民家做客,村民40歲開始辦壽宴,有些村民家40歲以上的家庭成員有好多個,每年同一家人就要去幾次。今年輕松了,沒有一個村民來請客說辦壽宴。”永平建標生命科學研究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段克俊說。
永平縣北斗鄉新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羅成韓介紹說,新村全村 324 戶,1045 人,以前,村民從 40歲開始每年辦壽宴,讀書、蓋房子要辦客甚至蓋牛圈也要辦客。對此村民有苦難說。
一戶雙殘家庭本想為兒子舉辦“狀元宴”收點禮金好當學費,結果倒貼4千元。在第二天的黨員大會上,羅成韓一手拿著記禮簿,一手拿著買菜單,非得讓每個黨員為“買菜二萬一,收禮一萬七”的“狀元宴”,說出個所以然不可。在他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決心面前,58名黨員像竹筒倒豆子一樣,痛痛快快地說出了村民“打腫臉充胖子”辦理狀元宴、搬家客、生日做壽等12種客事的苦衷和不安。
隨著“八項規定”和“六條禁令”的出臺,永平縣北斗鄉痛定思痛,達成了“科學理財、文明生活”,把錢用在正道上的理念。隨后《新村村規民約》出爐,成為村民守則。同時,新村叫停“40歲開始辦壽宴的舊習”,規定“紅白事”待客宴席標準,貧富一個樣,有效避免了“一人結婚,全村隨禮;一家亡人,全村舉喪”的現象。同時,村干部輪流給辦客的村民當“老總”。
隨后,大麥地小組長因“總監”不到位,導致“組民”操辦紅事超過8個菜,在支部大會上讓他重新學習村規民約,還公開點名道姓批評他;新房子一村民為慶賀牛圈完工請客吃飯,羅成韓聞訊在路上當起“守門員”,讓前去做客的黨員及親屬“統統原路返回”……
“因為辦壽宴、辦各種紅白客事村委會干部和黨員執行不到位,一些黨員干部被羅成韓在黨員大會上嚴厲批評。因為制度太嚴厲,一些黨員干部跑到我這里申請辭職。但正因為新村定制度、立規矩,除舊習、樹新風的決定改變了新村。”北斗鄉黨委書記劉國棟說。
如今,新村除了紅事和白事外,其他10種客事早已銷聲匿跡,僅此一項,每年平均為各家各戶節約增收近六、七千元。曾經大操大宴請的范圍減少了、席面的標準降低了……在這些變化的背后,是新村打好規范辦理婚喪嫁娶事宜“組合拳”、制定出臺“村規民約”、向大操大辦不正之風“圍追堵截”的結果,如今,全村上下處處蕩漾著文明婚喪嫁娶的新風尚。
“過去遇到各種客事,大家總磨不開面子,現在有了這個鐵規矩,真好……”在“四風”督查中,新村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紛紛對叫停40歲開始每年辦壽宴等各種泛濫客事和大操大辦之風拍手稱贊。(鄒陽 楊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