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紀委監察局堅持把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作為抓好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強化工作措施,打好“組合拳”,著力構建科學合理、明確到位的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落實體系。
緊扭“龍頭”不放松。根據每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形勢任務要求,修改完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先后把各級黨委(黨組)建立完善糾正損害群眾利益行為的制度機制、支持基層紀檢組織開展工作等內容寫入責任書,使責任內容更加貼合實際、更具操作性。在每年的紀委全會上,市委與下級黨委簽訂責任書,各級各部門也細化分解責任,層層簽訂責任書,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責任體系。
緊扣制度抓防控。認真落實權力公開透明運行規定,健全完善市委常委會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嚴格執行黨政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四個不直接分管”和研究“三重一大”事項末位表態制度。認真執行《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條例》和選拔任用程序,匡正選人用人風氣。全面推行“三公”經費公開,深化黨務政務村務和窗口部門辦事公開。深化農村集體資金和資產資源管理,積極發揮鄉鎮紀委、村級黨總支紀檢委員、村級監督委員會的職能作用,健全完善基層監督機制。認真落實紀委書記向上級黨委主要負責人匯報同級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廉潔從政情況制度,組織市直部門(單位)紀委書記(紀檢組長)向市紀委書記匯報同級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廉潔從政情況,強化紀委同級監督職能。嚴格執行“三談兩述”和請示報告制度,全市市管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885人(次),出臺《宣威市廉政審查暫行辦法》,規范對干部選拔任用、評先評優、出國(境)管理等的審查。通過健全和細化各項制度規定,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
緊盯違紀強監督。推行黨政主要負責人向市紀委全會述廉述責評議機制,由市紀委委員現場向述廉對象質詢落實主體責任情況。著力維護黨的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執行情況,整合市委、市政府、市紀委監察局的督查力量,建立“大督查”工作機制,圍繞全市重大決策部署、重大項目建設以及中心工作等開展監督檢查。兩年來,共立項重點督查事項67項,開展招商引資、信訪維穩、煤炭安全生產等重點工作督查554次。準確把握運用“四種形態”開展執紀監督,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糾正,抓早抓小。兩年來,通過約談、函詢、誡勉談話等方式,處理情節輕微問題35件,對反映失實的26件信訪件予以澄清。對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監管不力、工作失誤等情形的45人進行問責,有力確保了政令暢通,優化了發展環境。
緊抓作風建常態。結合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專題教育活動的開展,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為主要內容,以“作風轉變年”、“作風改進年”等活動為載體,持續深入推進作風建設。從嚴查處頂風違紀行為,兩年來共組織開展明察暗訪64次,督查單位306個 (次),通報、問責、黨政紀處分98人(次)。對查到的違反作風建設有關規定的單位和個人,一律在電視上點名道姓公開曝光。嚴格執行差旅費報銷制度,把“國家公職人員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相關規定的執行范圍延伸到村“三委”干部,督促各部門(單位)規范公務接待、公務用車管理、上下班紀律等的管理,健全完善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制度體系。
緊貼民生抓查糾。推動“五級聯動”信息平臺網絡體系建設,在全市28個鄉(鎮、街道)355個村(社區)按照“八有”標準建立“五級聯動”群眾訴求工作室。截至目前,“五級聯動”平臺辦結群眾訴求信息18449件(次)。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先后組織開展村級財務清理、清退“吃空餉”、城鄉低保清理、教育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集中督查、鄉鎮干部“走讀”、烤煙合同督查以及“八個嚴禁”等專項整治,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一律要求限期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