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緊盯干部走讀、機關經費、公務接待、公車管理等問題,將作風建設的靶心指向易犯、難改的頑疾,運用“點穴療法”,破立并舉,取得了顯著“療效”。
整治干部走讀。隨著路況和交通工具的改善,干部“走讀”現象愈演愈烈,很多縣鄉干部早去晚回,不能真正沉下身子扎根基層,把大量時間和精力花在往返折騰上,與群眾距離越拉越遠,而且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為解決這一突出問題,曲靖市加大干部“走讀”問題的整治力度,定期不定期開展專項督查,近日,該市“作風辦”抽調人員組成3個督查組,主要利用下午、晚上時間深入到9個縣(市、區)、115個鄉(鎮、街道)對領導干部在崗在位、值班值勤、通訊暢通等情況開展專項督查,對因違反工作紀律等情況進行了全市通報。
嚴控機關經費。一是規范預算資金分配。構建“四位一體”的公共預算標準管理體系,嚴格“三公”經費預算編制和監督檢查,嚴控“三公”經費預算規模和支出規模,做到“三公”經費只減不增;二是繼續強化征收管理,挖掘增收潛力。將國有資產(資源)收益納入非稅收入統一管理,深入研究行政性壟斷經營服務性收入的管理,將其中利用政府職能取得的經營服務性收入納入非稅收入進行規范管理;三是嚴格控制會議活動經費。制發了《曲靖市市級會議管理辦法》,嚴格會議定點管理、加強會議經費撥付及報銷管理,嚴格控制用餐和住宿標準,嚴禁組織娛樂健身活動,嚴禁以任何名義發放紀念品;四是積極推行公務卡結算制度。該市已有1156個部門實施了公務卡結算制度,44311人辦理了公務卡,現金使用量較去年同期減少30%以上;五是突出重點開展審計監督。把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省委實施辦法的落實情況和“三公”經費作為主要審計事項,對違紀、違規行為嚴肅處理。2015年1至10月,市直部門“三公” 經費支出同比減少18%,機關運行經費得到有效控制,行政成本明顯降低。
規范公務接待。一是強化接待經費管理。制定科學合理標準完善的公務接待制度,建立健全公務接待經費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公務接待的范圍和有關開支標準,確保不超標準接待;二是執行厲行節儉的政策措施。簡化接待禮儀,合理安排接待住房和用車,接待活動嚴格執行集中乘車并壓減隨行車輛;三是按規范接待用餐。不點高檔菜肴,不安排高檔酒水,接待以自助餐為主,嚴格控制陪餐人數,減少公務接待費。2015年1至10月,市直部門公務接待費支出同比減少15.1%。
強化公車監管。一是對公務用車違規懸掛或套用軍、警號牌以及違規購置使用超標車等開展集中清理整治;二是對全市公務用車統一實行標識管理和節假日期間定點封存,市直1288輛、縣(市、區)5300余輛公務用車均在前后擋風玻璃張貼“曲靖市公務用車”標識,廣泛接受群眾監督,每逢國家法定節假日全部公車(除值班值勤車輛外)均實行定點封存停放;三是穩步推進公車改革。做好基礎工作,確保數據規范、準確、真實、完整,該市794家單位32918名干部職工基礎數據已統計錄入完畢,為下步改革奠定了基礎;四是加強對公務用車管理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三年來,開展專項督查21次,發現問題75個,處理人員88人,通報單位62個。通過強化公車監管,減少了“車輪上的腐敗”。
作風建設形成常態。該市按照“堅持、鞏固、深化、拓展”的工作方針,通過抓明察暗訪狠剎“四風”、抓行政效能優化環境、抓整改落實解決問題、抓責任落實督促整治、抓工作紀律規范管理、抓基層服務保障民生、抓組織保障推動工作。重點圍繞黨委(黨組)和紀委(紀檢組)落實作風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單位建章立制和制度執行等情況開展了專項督查,通過明確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實現了“抓領導、領導抓”、“抓班子、班子抓”,層層抓落實的良好格局,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作風建設形成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