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富民縣將嚴禁領導干部收送“紅包”列為對重點領域重點問題開展“六個嚴禁”專項整治工作內容之一,由縣紀委牽頭,五措并舉做好專項整治工作。
加強制度建設。下發了《關于重申嚴禁領導干部收送“紅包”、借機斂財、違規插手干預工程建設有關紀律的通知》(富群辦〔2014〕34號)、《中共富民縣紀委關于印發〈富民縣深入開展嚴禁領導干部收送“紅包”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富紀字〔2015〕15號),把整治領導干部收送“紅包”納入全縣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工作范圍,從制度層面構建起拒收拒送“紅包”禮金的長效機制
加大宣傳教育。把學習嚴禁收送“紅包”禮金有關規定列入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內容;緊盯元旦、春節等重要時間節點和領導干部操辦婚喪喜慶等事宜,通過廉政短信、個別談話、組織專題學習等多種方式早提醒、早預防、早糾正;通過到看守所、警示教基地參觀、觀看電教片、剖析通報典型案例等,組織全縣全各單位開展形式多樣的警示教育,使領導干部接受教育,筑牢廉潔自律思想防線。
認真開展自查自糾。組織全縣各級各單位按照中央、省、市、縣相關要求,全面開展自檢自糾,要求按規定時限范圍內主動如數上交“紅包”。目前,已有1名領導干部主動上交春節期間未能拒收?難以退回的紅包1000元,按要求存入紀委廉政帳戶。同時,組織71個縣級單位、414名科級以上領導干部開展拒收“紅包”禮金承諾活動。
加大監督檢查。在節假日盯住重點部門?關鍵環節,對涉及人事安排?資金使用和物品采購等易發生收送“紅包”行為的風險崗位進行監督檢查?建立財政?審計、發改等部門參加的日常檢查制度,加強對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重大節日前后財務開支和現金使用情況的監控,進一步規范專項資金和“三公”經費管理,從源頭上切斷“紅包”問題產生的資金來源?同時,將領導干部遵守嚴禁收送“紅包”禮金規定的情況列入年度領導干部述職述廉和民主生活會的重要內容,加強日常監督,切實做到監督關口前移。
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為防止收送“紅包”禮金問題隱身變形,富民縣還充分發揮社會各界監督作用,完善網絡、電話、信訪“三位一體”舉報平臺,開展社會監督,同時,加大執紀問責力度,形成強大震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