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禁在節假日用公款送‘紅包’,嚴禁借婚喪喜慶、生病住院等事宜收送‘紅包’……”近日,洱源縣紀委、洱源縣委組織部聯合轉發了這份全州《嚴禁領導干部收送“紅包”六條禁令》,要求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認真學習領會,深化思想認識,帶頭廉潔自律。
洱源縣認真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要求,把嚴禁領導干部收送“紅包”專項整治納入全縣“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專題教育,采取有力舉措,使專項整治工作順利開展、有序推進。
制定實施方案。制定下發《洱源縣深入開展領導干部收送“紅包”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的少數”,將整治重點界定為全縣各級各部門領導干部違規用公款向單位和個人發送“紅包”,收受管理服務對象、主管范圍內的下屬及其他與行使職權有關系的單位和個人的“紅包”,以及借婚喪喜慶事宜收受管理和服務對象、與行使職權有關或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單位、個人的禮金禮品、有價證券和支付憑證的行為。
開展書面承諾。要求全縣各級各部門作出不用公款發送和接受“紅包”的承諾,全縣副科級以上干部(含非領導職務)作出不發送和接受“紅包”的承諾。全縣各鎮鄉、縣級各部門主要領導發揮表率作用,帶頭承諾嚴守紀律,增強自律意識,自覺接受監督。截止3月25日,全縣涉及專項整治的73個單位、781名領導干部均填寫了承諾書。
認真自檢自查。與開展書面承諾同步,全縣73個單位圍繞專項整治重點,對本鎮鄉、本部門嚴禁領導干部收送“紅包”工作情況進行了自檢自查,形成了情況報告。同時,進一步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論述,加強廉潔從政教育,強化紀律意識,進一步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
實施專項抽查。抽調縣紀委監察局、縣財政局、縣審計局、縣發改局等部門相關人員組成2個檢查組,深入縣交通運輸局、縣環保局、縣國土資源局等20個人、財、物相對集中的縣級重點部門開展了專項抽查。采取查看會議記錄和會計賬務、個別走訪等方式,重點檢查了上述單位在元旦、春節等重要節點期間收送“紅包”行為的情況。通過檢查,進一步重申了領導干部嚴守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政紀律的重要性。(李仁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