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高度重視“六個嚴禁”專項整治工作,針對全市7家主責單位、29家責任單位在開展“六個嚴禁”專項整治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發現難、取證難、工作推進難的“三難”問題,采取“五抓五嚴查”扎實推進工作落實。
主責落實,嚴查相關部門履職是否到位。細化責任分工,每個嚴禁有責任領導、主責部門、主責負責人、責任問題表、責任整治路線。6個市級責任領導親自研究、親自部署、親自督辦;7家市級主責單位牽好頭、帶好頭,組織安排、協調推進,督促責任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7個主責負責人總攬承包,清晰知曉部門整治重點崗位、重點人、重點環節,對其監管整治簽字背書;責任問題表找準、找細整治問題和方向;責任整治路線列清存在問題、整改措施及責任分工、整改崗位和責任人、整改時間進度、成果轉化。市紀委牽頭會同主責部門對責任落實情況進行督查,通過掛牌督辦、責令整改、約談、通報等方式,加強跟蹤問效。
監督檢查,嚴查項目資金都到哪里去了。組織六個督查組深入10縣(區)及部分鄉鎮,市、縣級主責單位進行專項督查,及時發現問題,推進工作。把嚴查違規使用扶貧救災資金和社保基金作為“六個嚴禁”的突破口,打破常規監督模式,以市紀委名義組織各縣(區)跨區域開展異地交叉檢查,針對一筆資金、一個項目、一個人進行跟蹤檢查,真實了解基層民生資金運行上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嚴肅查處截留、擠占、挪用、貪污、套取、騙取民生資金的行為,并依紀依法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理,以實際成效取得社會的信任和支持。
執紀問責,嚴查還有哪些人敢頂風違紀。緊盯重要單位、重點人物,加大明察暗訪和摸底排查力度,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一起,以嚴厲的問責懲處倒逼專項整治工作的落實。今年以來,嚴肅查處水務系統馬相民、鐘萍等多次收受紅包窩案串案。共對122名黨員領導干部及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全市共主動上交紅包及購物卡21筆31.93萬元。
監管機制,嚴查哪些地方還有監管漏洞。把“六個嚴禁”納入專題教育學習、黨性分析及專題黨課輔導內容,重視學習教育,督促黨員干部增強黨紀法紀意識;納入專題教育整改內容,市紀委聯合市委專題教育辦,適時組織主責單位召開聯席、協調、督辦會議,協調解決整改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責成主責單位圍繞各類突出問題進行逐一分析治理,推動專項整治成果轉化為監督管理、責任追究的制度和紀律規定,針對問題易發多發的領域和環節,強化制度剛性約束,減少彈性和自由裁量權空間,堵塞漏洞,不留隱患。責成各責任單位加強防控,查找內部機構風險點7361個,制定防控措施8874條;查找個人崗位風險點21823個,制定防范措施19983條。全市10個縣(區)和86個市直單位作出不收送紅包承諾;12419名干部向組織作出不發送和接受“紅包”承諾。
意見反饋,嚴查哪些問題群眾還有意見。各主責單位和責任部門堅持問題導向,認真開展整治工作“回頭看”, 進一步把問題找準、找透,對照問題建立臺賬掛號機制,實行問題銷號管理,堅持邊查邊改、立行立改。充分利用“五級聯動平臺”和普洱政風行風熱線等渠道,暢通群眾監督舉報和意見反饋渠道,對于舉報一經查證,及時向社會公布回應整治情況,做到落實一項公開反饋一項,群眾滿意一項銷號一項,深入推進整改落實。如墨江縣根據群眾舉報,進一步規范對低保人員的資格認證,對不符合享受低保的7000多人進行了清理。(蘇賢益、伍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