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安寧市全市97個村(居)委會實現村務監督委員會全覆蓋,為使村務監督委員會職能作用全面發揮,維護好、保障好群眾關心、關注的切身利益,同時有效推進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促進全市農村經濟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安寧市建立四項機制,確保全市村務監督委員會充分發揮職能作用。
建立統一的管理機制。由市紀委各派出紀工委對所聯系的街道轄區內的村務監督委員會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全面監督和指導,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監委會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如出現村(居)兩委會不接受監督、在辦理和答復過程中弄虛作假甚至拒不答復,監委會可向村(居)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反映、報告,同時向派駐街道的紀工委反映,并督促村兩委會限時辦理,及時調查處理監委會反映的問題。
建立工資待遇和工作經費保障機制。2015年1月,安寧市出臺《關于提高全市村(社區)干部待遇和工作經費的實施方案》。《方案》明確,安寧市村(社區)干部實行“基本崗位補貼+正常增長補貼+績效考核獎勵補貼+其他鼓勵性補貼”的結構性崗位補貼制度。村(居)務監督委員會干部主任每人每月2200元、委員每人每月1700元;連然、金方街道居務監督委員會干部主任每人每月2400元、委員每人每月2000元。基層干部工資待遇水平上調幅度均在500元左右。所需經費全部由市級財政承擔,列入市級財政年度預算,進一步提高了監委會干部的工作積極性。
建立考評考核機制。把村務監督委員會工作納入街道農村黨風廉政建設考核內容,監委會年度工作要有總結、有成果、有計劃,通過黨務公開等方式向群眾全面公開其工作開展情況,在村(居)民代表大會上進行匯報,并由群眾現場進行滿意度測評。對測評考核不稱職的監委會主任,由街道對其進行提醒談話,督促整改,對不認真履職,測評滿意度低于50%的,由街道紀工委向市紀委、市民政局報告,組織改選。
建立分級培訓機制。市委針對村(居)委會干部,包括村務監督委員會干部開展的培訓主要以中央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內容為主;市紀委主要對村(居)民監督委員會干部就如何監督、監督什么、監督方法運用、黨紀法規等方面進行專題培訓;街道主要以指導性培訓為主,有針對性地培養農村基層干部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強化干部從實踐中學習、提高,與實踐相結合,進行自我培訓。自監委會成立以來,截至2014年,安寧市市和街道兩級共組織開展村級干部培訓 30余場次,培訓1000余人,向村(居)委會配發《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教育讀本》、《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村(居)民監督委員會工作手冊》等學習資料3000余冊,建立農村廉政書架9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