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陽縣積極深化和拓展視野,以“一氛圍、二聯動、三引領、四督查”工作為載體,開展“曬村規﹒賽文明”活動,促進廉政文化進農村,提升鄉風文明。
制定規約,營造“廉”的氛圍。一是通過座談、召開村民代表大會等形式,引導群眾主動參與討論和制定村規民約,公開征求群眾意見,集中群眾智慧,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村規民約中,滲入到村民的生產生活中,使修訂村規民約的過程成為依法治村、民主決策過程,成為宣傳發動、“曬”村規民約的過程。二是開展以村規民約為重點內容的學習、宣傳、講解工作,召開村民大會進行反復學習、討論,組織農村道德講堂宣講村規民約,印制村規民約宣傳單廣為發放,擴大宣傳覆蓋面和群眾知曉率。三是圍繞優秀的村規民約,創作編排一批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的朗誦、說唱、歌舞、小品、快板等節目,以形象生動的文藝形式宣傳村規民約,擴大社會影響。四是對于模范遵守村規民約而涌現出來的好人好事,在善行義舉榜上“曬”,弘揚真善美,傳遞社會正能量,形成“人人做好人,好人做好事,好事就上榜,好人有好報”的價值導向。五是通過報刊、電視、廣播、網站、板報、宣傳欄等各類媒體,通過征集有特點、有特色的優秀村規民約,宣傳各地創新的活動載體,宣傳村規民約的好故事,宣傳修訂村規民約、執行村規民約的好做法、好經驗。
聯級互動,統籌“賽”的推進。一是由縣委宣傳部門牽頭做好部署安排和宣傳發動,協調新聞媒體做好宣傳報道,組織相關部門對工作成果進行評估驗收;由縣民政部門依法規范村規民約的修訂程序,加強對村規民約修訂工作的指導;縣美麗辦重點督促指導美麗家園建設重點村開展好工作;縣教育局加強對廣大師生的教育,通過“小手牽大手”行動影響和帶動其家人自覺遵守村規民約;縣文體局創作編排一批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的文藝節目,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村規民約;縣總工會、共青團縣委、縣婦聯等群團組織動員廣大工會會員、共青團員、婦女積極參與討論和制定村規民約,引導他們自覺遵守和維護村規民約,發揮表率示范作用;縣老齡委、關工委動員各級老年協會主動參與制定村規民約,帶頭執行村規民約。二是各鄉鎮、村、組層層召開動員會,結合各地實際,對開展好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曬村規·賽文明”活動作出安排部署,廣泛發動群眾積極參與。組織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統籌美麗家園建設、生態保護和建設、哈尼梯世界遺產保護和管理等工作,把村規民約的宣傳、完善、執行融入推動全縣社會各項工作中。今年3月,全縣“美麗家園建設”的重點村和各級文明村,完成修改或新制定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村規民約,并公布實施。并將于6月底,全縣所有自然村完成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村規民約的修改制定工作,并公布實施。今年以來,美麗家建設正如火如荼推進,在旅游黃金周期間未發現偷盜游客物品和強買強賣等情況,哈尼梯田核心區亂搭亂建的情況得到有效管控。
示范引領,實現“淳”的民風。根據各鄉鎮各民族風俗習慣差異的特點,各村結合實際進一步完善村規民約,分類指導,靈活實施。由農村黨員、村組干部、代表(黨代表、人大代表)先帶先行示范引領,發揮效應。如:新街鎮愛春黨總支書馬云昌在今年2月辦理父親喪事過程中,帶頭執行“嚴禁燃放禮花爆竹”的規定,使得全村婚喪嫁娶燃放禮花爆竹的現象得到控制;麻栗寨村黨員、鎮人民代表楊農排2015年2月因母親去世,堅決制止親戚拉牛奔喪的習俗,打破了哈尼族奔喪互攀比、講排場的陳規陋習,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執行村規民約該村形成潛移默化。目前,全縣14個鄉鎮婚喪嫁娶燃放禮花爆竹的現象有效制止,節約經濟成本數千萬元。
督促檢查,完善“曬”的機制。對各鄉鎮黨委、政府實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村規民約工作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并把制定和遵守村規民約工作納入精神文明創建考評的重要內容,作為評選各級文明鄉鎮、文明村、文明單位的重要依據。同時建立工作反饋通報機制,定期通報各鄉鎮工作進度、典型經驗和活動效果。對一些有悖淳樸村風民風、不文明的行為立即制止,及時整改。今年以來,共對全縣14個鄉鎮開展督促檢查16次,提出改進意見20余條,使“曬村規﹒賽文明”得到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