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川縣紀委結合實際,將廉政文化有機融入到白族的傳統習俗、風土人情和農村經濟建設中,積極延伸活動陣地,創新活動載體,豐富活動內容,不斷提升廉政文化感染力。
讀書“思”廉。投資8萬元建立了委局“廉政書屋”,藏書3000余冊,報刊40多種,警示教育電教片100多張,其它書籍50多種。將“廉政書屋”作為宣傳教育主陣地,向全縣廣大干部群眾開放,來自全縣的1000余名干部受到了教育。
短信“講”廉。在劍川手機報開通“廉語清風”短信平臺,每周向全縣黨員干部發送三次廉政提醒短信,內容包括廉政格言警句、近期開展的廉政工作及工作進展情況,使干部樹牢廉潔理念,了解我縣取得的反腐倡廉成果,堅定干部反腐敗的決心。
歌曲“唱”廉。以崇尚廉潔、弘揚正氣為主題,創作了白族調《依法治國》、《群眾路線糾“四風”》、《一個局長的悔過書》等白族調,會同各級文化部門、鄉鎮紀委、村務監督委員會,深入村組廣泛開展廉政文藝演出活動,用群眾易懂易讀易聽的白族山花詞演唱,讓廉政文化貼近群眾,增強了教育效果。
示范“引”廉。深入開展廉政文化“七進”活動,選樹了8個基層干部勤廉榜樣,創建了4個州級廉政文化示范點,建立93個黨員活動室和農家書屋,建成13個民族文化廣場、8個鄉鎮活動中心,通過示范引領和多形式、多層面的廉政活動,營造了崇廉、尊廉、尚廉的良好氛圍。
書畫“助”廉。在機關走廊、過道、辦公室等區域懸掛廉政書法作品和富有廉政寓意的書畫作品,讓干部在潛移默化中受教育。協同縣委政法委舉辦廉政書畫攝影比賽,共征集到作品143件,包括毛筆書法作品42件、硬筆書法作品9件、繪畫作品23件、攝影作品69件,使干部在親力親為中堅定廉潔理念。 ( 李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