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通海縣紀委監察局結合實際,充分發揮紀檢監察的監督職能,堅持“四輪驅動”,強化執紀監督,以優良黨風政風帶動民風社風,切實強化全縣作風建設。
宣傳教育發動,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通海縣委常委會多次專題研究部署貫徹落實八項規定工作,在全縣范圍內掀起“學習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堅決糾正‘四風’,整治慵懶散奢疏不良風氣”的熱潮。縣紀委監察局及時轉發傳達中央和省、市文件精神,要求全縣各級各部門要認真組織學習中央“八項規定”、《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玉溪市“三公”經費管理規定(暫行)》等中央省市縣關于改進作風建設的各項規定,明確要求全縣各級各部門嚴禁用公款購買贈送煙花爆竹、煙酒、花卉、食品、土特產等年貨節禮,嚴禁用公款吃年飯及借節日名義濫發津貼、補貼、獎金、實物等行為,嚴禁在公共場所吸煙,切實加強“三公”經費監督管理,努力實現作風轉變、干部廉潔、群眾滿意。
規章制度促動,健全完善作風建設長效機制。通海縣委辦、紀委、組織部等部門配合,對全縣近年來制定的一系列制度進行梳理和完善,強化制度建設的系統性、針對性、約束性,推進各項工作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結合通海實際,及時制定了《關于縣級領導干部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實施辦法》、《通海縣黨政機關執行力督查辦法》、《通海縣鄉鎮(街道)干部管理辦法》、《通海縣“三公”經費管理暫行辦法》等一批加強作風建設的制度規章,對貫徹落實“八項規定”,在改進會風、新聞報道、精簡文件、簡化活動、檢查評比、厲行勤儉節約等各個方面作出了明確具體的規定。制定了《通海縣關于規范領導干部辦理婚喪喜慶事宜的辦法(試行》,以“十個嚴禁”規范全縣各級干部職工(含村組干部)操辦婚喪喜慶事宜行為。針對以前制度不規范、不完善、執行不到位等問題,及時修訂完善了《縣委督促檢查工作制度》、《領導干部問責辦法》等各項規章制度,用規章制度規范各項工作開展。
監督檢查震動,確保令行禁止。縣紀委監察局嚴格貫徹執行《通海縣貫徹落實〈云南省紀檢監察機關對領導干部改進工作作風監督檢查的若干規定〉的實施意見》,結合專題教育的開展,抽調人員組成9個明察暗訪組,公布舉報電話,采取明察暗訪、隨機抽查、專項檢查等方式深入各單位、餐飲企業及娛樂場所進行明察暗訪,重點對糾正“四風”、節日期間的作風建設、公款吃喝、公務用車管理、會員卡清退等情況進行督查。要求公車標識粘貼存在問題的24輛公務用車限期整改,對存在問題的單位和車輛在全縣發文給予了通報批評,并在通海電視臺、通海廣播電臺、通海黨務公開網上曝光和通報,公布監督舉報電話,接受社會和群眾的監督。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懲,嚴肅查辦違反“八項規定”行為。開展會風會紀督查,實時通報督查情況,進一步嚴肅會風會紀。
專項治理推動,開展慵懶散奢疏作風專項整治活動。縣委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制定了《通海縣整治慵懶散奢疏等不良風氣切實改進工作作風的實施方案》,成立作風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分三個階段對治慵提能力、治懶提效率、治散聚合力、治奢保廉潔、治疏促和諧五個方面29項不良行為進行專項整治。針對單位、個人存在的問題認真整改落實,共召開動員會100余場次,專題民主生活會80余場次,全縣各級機關作風建設初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