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云南省紀檢監察機關精簡議事協調機構、調整內設機構,攥指成拳,集中優勢“兵力”懲治貪腐。對參與的議事協調機構進行了兩輪清理,由原來參與的172個減少到15個,州(市)紀委清理退出議事協調機構1651個,縣(市、區)紀委清理退出議事協調機構13670個,做到及時“瘦身健體”,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監督執紀問責上來。
突出主責理念, 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云南省紀委省監察廳直接從事紀律審查工作的機構從8個增加到11個,占機關機構總數的57.8%,相關人員由75名增加到118名,占編制總數的55.3%;省紀委書記辦公會、常委會經常研究分析反映領導干部的問題線索,有針對性地制定紀律審查工作措施和辦法;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問題線索“月分析、季排查”,對近年來的問題線索“大起底”,大清理,防止問題線索流失、瞞報、有案不查等問題發生;省紀委建立常委分片指導州市、派駐機構紀律審查工作制度,嚴把紀律審查制度關、質量關、效率關。今年1至7月,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受理群眾信訪舉報19901件(次),立案2996件,結案2300件,處分2546人,移送司法機關371人。
突出合力意識,以“見成效”行動聚焦主業。攥指成拳還體現在反腐力量的多層次整合上。云南怒江州紀委監察局,圍繞主責“縮短戰線”, 不斷探索派駐紀檢監察組織的工作方式方法,在健全配套制度、明晰職能分工、強化監督功能、提高監督效率方面下功夫;對近年來州縣紀檢監察機關參與的274個議事協調機構進行清理,退出223個,減幅為81%,最少的僅保留13個,把不該管的工作交還給主責部門,全面厘清機構人員職責任務。云南洱源縣紀委充分發揮在縣反腐敗協調小組中的牽頭抓總、組織協調作用,依托行政執法機關、政府監督部門的既有線索,對其中的違紀問題進行嚴肅查處;在層層篩選、逐級把關的基礎上,建立了由紀檢、監察、反貪、反瀆、審計等部門相關人員組成的洱源縣辦案人才庫,現已入庫27名;發揮已建成的縣級標準化談話點作用,整合人員力量,有效運用組織談話、聯合辦案、行政手段等綜合措施,把職能部門優勢貫穿于案件調查的各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