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9月24日至26日在福建調研并主持召開座談會時強調,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落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要運用好監督執紀的“四種形態”。黨內關系要正常化,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極少數。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邀請部分省區市紀委書記,談對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理解、認識和思考,敬請關注。
堅持紀在法前 用好“四種形態”
福建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 倪岳峰
日前,王岐山同志在福建調研期間,強調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把握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以嚴明的紀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四種形態”,彰顯了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的新理念,拓展了監督執紀的新思路,體現了依規治黨、關口前移的新要求。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王岐山同志的重要講話精神,對我們深刻理解全面從嚴治黨,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紀檢監察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首先,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傳承了我們黨“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貫方針。懲戒在于警示,治病為了救人,目的都是幫助犯錯誤的黨員改正缺點,避免諱疾忌醫、有病不治,達到不可救藥的地步。毛澤東同志在1942年延安整風期間,提出的“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針,成為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永葆肌體健康的重要法寶。習近平總書記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出的“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就是傳承了延安整風經驗,目的在于不斷提高我們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強調“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極少數”,也體現了這一方針。把握運用好“四種形態”,才能防病于未萌、治病于初起,改變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階下囚”的狀況,這也是黨中央對全體黨員干部的高度負責、關心愛護。
其次,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貫穿了管黨治黨“全面”和“從嚴”的根本要求。全面從嚴治黨,關鍵在全面,要害在從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方面,但絕不是全部,不能把全面從嚴治黨等同于反腐敗。要用紀律管住大多數,要體現紀比法嚴的要求。如果不重視把嚴明紀律的要求涵蓋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風氣就很難實現從軟、松、散向硬、緊、嚴的根本好轉。全面從嚴治黨,就要在堅定反腐敗的同時,對全體黨員提出遵守黨規黨紀的要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沿。對黨員有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要開展經常性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對有輕微違紀行為的,要及時處理;對嚴重違紀的,該重處分的就要重處分,該作出重大職務調整的就應當作出職務調整。只有真正把紀律作為管黨治黨的尺子,管到位、嚴到份,才能讓黨員干部知敬畏、明底線、守規矩。
再次,監督執紀“四種形態”,體現了治標和治本相結合的戰略思想。反腐敗和打仗一樣,既要伐兵攻城,也要伐謀為上。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正風肅紀、鐵腕反腐,黨風政風明顯好轉,腐敗蔓延勢頭初步遏制,在不敢腐上取得階段性成效。但是,面臨當前依然嚴峻復雜的反腐敗形勢,我們只有把紀律建設作為治本之策,才能實現從“不敢腐”向“不能腐”“不想腐”的深化拓展。“四種形態”,回答了在實踐中如何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的問題,體現了紀在法前、紀比法嚴的要求。發現有不正之風和違紀苗頭就馬上去管,觸犯了紀律、破壞了規矩就及時處理,有“蟲子”就啄出來,治病樹、拔爛樹。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減少腐敗存量、遏制腐敗增量,才能祛邪揚善、匡扶正氣,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態。
當前,各級紀委要切實把握運用好“四種形態”,不斷增強監督執紀實效,以嚴明的紀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實踐中,應重點做到“四個新”:
一是思想認識要有新提升。“四種形態”是對紀委履職理念的重大創新,是深化“三轉”的方向引領。要在監督執紀實踐中,把握運用好“四種形態”,首先在思想認識上要有新提升。要把紀委的職責回歸到黨章的要求,聚焦監督執紀問責,體現紀律檢查的特質。衡量紀委履職理念和成效的標準,關鍵看是否有利于喚醒全體黨員的黨章黨規黨紀意識,是否真正做到管黨從嚴、治黨有效。我們既要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強化不敢腐的氛圍,又要持續探索遏制腐敗的治本之策,加強紀律建設,強化廉政教育,形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當前,要以《廉潔自律準則》和《黨紀處分條例》的修訂、頒布為契機,形成學習宣傳黨規黨紀的濃厚氛圍,教育黨員干部既要堅持理想信念和宗旨這條“高線”,對黨忠誠、敢于擔當,又要守住黨的紀律這條“底線”,干凈做事。
二是執紀方式要有新轉變。紀律審查是紀委的主要職責,“四種形態”為紀律審查提供了基本規范。要按照“四種形態”的要求,明確執紀重點,規范執紀流程,轉變執紀方式,提升執紀效果。在信訪舉報受理、問題線索管理、紀律審查和案件審理等環節,都要以“四種形態”為標準,進行分類處理。要認真總結提升我省檢控類初信初訪件辦理“零暫存”做法,全面深化廉政談話提醒制度,對苗頭性問題及時教育提醒,抓早抓小,關口前移。紀律審查既要重點查處不收斂、不收手的嚴重違紀違法行為,也要重視審查輕微違紀行為,逐步加大輕處分和組織處理的比重。要加強紀律審查信息化建設,及時分析“四種形態”結構特點,研判反腐敗形勢,提出對策舉措。我們還要看到,“四種形態”并不是要在數量層面放緩反腐敗的節奏,它凸顯的是對違紀行為“零容忍”的理念。只要違紀,動輒則咎,“四種形態”才能從理念變為現實。
三是監督舉措要有新拓展。有效的監督,是落實“四種形態”理念的重要保障。只有監督到位、“觸角”靈敏,才能做到有問題早發現、早處置,有效阻斷違紀進程,使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成為極極少數。要加快推進巡視全覆蓋,堅持常規巡視和專項巡視雙管齊下,緊扣“六大紀律”,深化“四個著力”,發現問題,形成震懾。要深入推進派駐機構改革,實行省直派駐機構全覆蓋,加強對駐在部門領導班子的監督,把派的權威和駐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要加強對黨政正職的監督,完善土地出讓、工程建設、資金分配、干部選拔任用等重點領域的廉政風險防控,用紀律鎖緊制度的籠子,讓心存僥幸者不敢妄為。
四是“兩個責任”要有新突破。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既是對紀委監督責任的要求,也是對黨委主體責任的要求。要把履行監督責任和主體責任的要求,貫穿于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的方方面面。對職責范圍內發生區域性、系統性嚴重違紀違法案件的,要嚴肅問責;對組織渙散、紀律松弛、“四風”問題突出的,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失察失管的,也要進行責任追究。問責追究要綜合運用批評教育、誡勉談話、組織處理、紀律處分等措施,觸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讓“四種形態”貫穿于監督執紀問責全過程。
把握監督執紀“四種形態”
用好紀律和規矩這把尺子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常委、紀委書記 徐海榮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在福建調研時強調: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落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要把握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黨內關系要正常化,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極少數。王岐山書記的精辟論述,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管黨治黨實踐的經驗總結,指明了全面從嚴治黨的路徑,明確了紀檢監察機關深化“三轉”的方向,與“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黨規黨紀嚴于國家法律”等重要論斷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是回歸黨章“原教旨”的具體體現,具有很強的思想性、理論性、針對性和指導性,為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供了基本遵循。
監督執紀的“四種形態”,是依據紀律和規矩這把尺子進行劃分的。“黨內關系要正常化,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強調的是“治未病”理念,要求全體黨員既要勇于自我批評,加強自我監督,又要自覺接受黨和人民的監督,遠離紀律和規矩“底線”,防范于未然;“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強調的是“正歪樹”理念,對自律不嚴、常態化監督不力而觸碰紀律和規矩“底線”的黨員,抓早抓小、動輒則咎,防止小錯變成大錯、小禍釀成大禍;“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強調的是“治病樹”理念,對嚴重違紀但不足以淪為“階下囚”的黨員,出重拳、下猛藥,當頭棒喝、治病救人;“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極少數”,強調的是“拔爛樹”理念,對那些紀律處分已達不到懲戒目的的黨員,堅決追究法律責任,及時清除黨內毒瘤,保持黨的肌體健康。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劃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蘊含著整體與個體、必然與偶然、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我們黨是一個有著8700多萬黨員的執政黨,是由中國工人階級的具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組織起來的,整個隊伍充滿生機活力、值得充分信賴,這是整體,就好比“森林”,而黨員就好比其中的一棵“樹木”,違紀違法者只是黨員隊伍中的極少數甚至是極極少數,屬于個體,處理好整體與個體的關系,就是要處理好“森林”與“樹木”的關系,“正歪樹”、“治病樹”、“拔爛樹”,維護“森林”的健康生態。事物的發展過程包括必然和偶然兩個方面,黨員從申請入黨的那天起,就要求視黨的利益為最高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黨的事業奮斗終身,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這是必然;而少數偏離正常軌道的黨員,一時迷失方向,違反黨的紀律和規矩,這是必然中的偶然,如果組織上及時發現,咬耳扯袖、紅臉出汗,就能夠讓已經觸碰紀律和規矩“底線”的黨員從偶然回歸必然。質變是量變的結果,又是新的量變的開始,量變—質變—量變,如此相互轉化、相互交替,形成了質量互變規律,構成了事物的發展過程,這就好比一些嚴重違紀違法的黨員,他們并不生來就是腐敗分子,違紀違法往往都是先從思想蛻變、道德墮落,進而破壞規矩、違反紀律開始的,一頓飯、一包煙、一次批條、一個小“紅包”等“小問題”看似不起眼,卻違反了黨的紀律和規矩,也由此種下了腐敗的“種子”,如果組織上能夠在其剛剛違紀、發生量變之初及早發現、及時處理,就不至于使量越積越多,進而發生質的改變。
我們要深刻領會、積極實踐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正確處理“極極少數”與“絕大多數”、“小毛病”與“大問題”、“破紀”與“破法”、“輕處分”與“重處理”的關系,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立起來、嚴起來、執行到位,真正體現對黨員的嚴格要求和關心愛護。抓立紀,教育廣大黨員既堅持理想信念宗旨這條“高線”,補好精神之“鈣”、筑牢思想之基,“風險”面前不失本色、“考驗”前頭不失信念,做到“不想腐”,又堅守紀律規矩這條“底線”,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不斷強化知止的氛圍,使紀律和規矩成為黨員的內在信念、全黨的行為自覺,做到“不能腐”。抓執紀,深化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線索處置、紀律審查、執紀審理各個環節都沖著紀律去,嚴肅處理違反紀律的人和事,做到“不敢腐”。抓責任落實,建立完善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清單,用好責任追究這把“殺手锏”,對違反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四風”問題突出、發生頂風違紀問題,出現區域性、系統性腐敗案件的地方、部門和單位,堅持“一案雙查”,既追究主體責任,又追究監督責任,層層傳導壓力,級級落實責任,實現問責常態化,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落到實處。
準確把握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
使全面從嚴治黨落到實處
貴州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 宋璇濤
王岐山同志在福建調研時提出的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著眼全面從嚴治黨、把紀律挺在前面的具體體現,是深刻把握黨風廉政建設規律、提升反腐敗精準度的主動選擇,是堅持紀嚴于法、做好監督執紀問責工作的行動指南。我們必須準確把握、善加運用,使管黨治黨真正嚴起來、緊起來、硬起來。
第一,準確把握運用“四種形態”,關鍵在于深刻領會全面從嚴治黨的本質要求。全面從嚴治黨,要靠嚴明紀律管全黨、治全黨,每一名黨員、每一個黨組織都在其中,不能例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方面,但絕非全部,不能把全面從嚴治黨等同于反腐敗。“四種形態”中,每一種形態對應問題的嚴重性層層遞增,而所涉范圍層層遞減,是從無數個案中抽象出來的,是有的放矢的,既彰顯鐵腕反腐、懲前毖后的堅決態度,也體現嚴管厚愛、治病救人的良苦用心。只有自覺站在全面從嚴治黨的高度,我們才能正確理解和把握好“四種形態”,做到方向始終不偏不倚、行動更加有力有效。一方面,要切實增強思辨力和領悟力,深刻認識“四種形態”的提出,絕非反腐敗斗爭的重大轉向,絕不會導致反腐敗斗爭力度減弱。恰恰相反,這更加體現了我們黨對管黨治黨規律認識的深化,對黨員干部的標準更高了、要求更嚴了。我們要始終保持政治定力,踩著不變步伐,在把握力度和節奏中一步一步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推向深入。另一方面,要牢固樹立嚴管就是厚愛的理念,決不能用懲處少數問題干部來代替日常的教育、管理和監督。干部犯錯誤、組織有責任。對于黨員干部身上存在的問題,一定要敢抓敢管、嚴抓嚴管,小過即問、小錯即糾,及時阻斷從前一種形態向后一種形態發展的路徑。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自身也要養成在監督下工作的習慣,決不能把嚴管當成“包袱”,對組織的約談函詢,要認真對待、主動配合,對同志的批評提醒,要虛心接受、即知即改。
第二,準確把握運用“四種形態”,核心在于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四種形態”體現和詮釋了紀嚴于法、紀先于法的要求,旨在建立更前沿、更嚴密的“防御陣地”,防止從紀律的底線退守到法律的底線;防止對“小問題”視而不見,一處理就“算總賬”;防止不出事都是“好同志”,一出事就成了“階下囚”。因此,我們在工作實踐中,要自覺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的要求體現到監督執紀問責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在理念思維上,要處理好“樹木”與“森林”的關系,著眼全局、點面結合,不僅要堅決把傳染性強、破壞力大的“爛樹”連根拔掉,還要治“病樹”、正“歪樹”,防止病毒蔓延,以達到保護好整個“森林”健康生態的效果;在工作內容上,要處理好抓大案要案與抓早抓小的關系,既抓“大”不放“小”,又抓“小”不放“大”,做到“大病”“小病”一起治,對于大案要案要以“零容忍”態度堅決查處,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也要及時糾正,決不能將小問題養成大問題;在方式方法上,要處理好保持一致與探索創新的關系,既要講政治、顧大局,堅持與中央、中央紀委保持高度一致,也要從實際出發創造性抓落實,大膽創新工作模式和方法,特別是要注重總結實踐中好經驗、好做法,在鞏固的基礎上力求新突破、新提升;在途徑把握上,要處理好查辦案件治標與教育制度治本的關系,在繼續抓好反腐治標的同時,通過強化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設,全面喚醒黨章黨規黨紀意識,扎細扎密扎牢制度的“籠子”,逐步朝著實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目標邁進。
第三,準確把握運用“四種形態”,根本在于落實好管黨治黨的政治責任。貴州省委近期將印發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清單,目的是要督促各責任主體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部署中,找準自身責任定位,知責明責、履職盡責,把“四種形態”落實到管黨治黨的具體行動中。紀檢監察機關作為黨內監督專責機關,更要聚焦主業主責,持續深化“三轉”,用好紀律這把管黨治黨的尺子,使“四種形態”有機地融入到監督執紀問責各項工作之中。具體來說,要重點抓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要緊緊扭住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放,嚴防“四風”反彈回潮。綜合用好抓重要節點、抓具體問題、抓執紀監督、抓通報曝光等有效手段,馳而不息正風肅紀,真正讓頂風違紀者“長記性”,讓心存僥幸者“收住手”。深化拓展民生監督工作,嚴肅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并就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和有關職能部門不作為、亂作為的問題加強監督執紀問責,讓群眾看得到、體會得到更多的獲得感、受益感。二要深化紀律審查工作,切實把紀律執行到位。在審查時機上,要定期清理線索,對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和輕微違紀問題,更多地運用批評教育、誡勉談話、組織處理、紀律輕處分等方式來處理。在審查對象上,要重點查處十八大后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黨員干部,特別是要突出一把手這個“關鍵少數”。在審查內容上,要突出政治性,把是否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作為紀律審查的重點。在審查程序上,要堅持快查快結,集中精力把主要違紀問題查清后,涉嫌違法犯罪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查處。三要強化教育警示,推進源頭防治。統籌抓好大約談、大宣傳、大培訓等工作,傳達上級精神、傳導履責壓力、傳授履職技能,讓各級黨員干部受教育、受警醒,認識到管黨治黨的責任,感受到紀律真正嚴起來、立起來了,自覺堅持理想信念宗旨這個“高線”,堅決守住黨的紀律這條“底線”,永葆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