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做好2016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全文如下:
為切實做好2016年元旦、春節期間各項工作,確保全省各族人民度過歡樂祥和平安喜慶的節日,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2016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經省委、省政府同意,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視做好關心困難群眾生活工作。做好困難群眾幫扶救助工作是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各地區各部門要堅持精準救助、精準幫扶,全面摸清困難群眾數量和需求,認真落實各項社會保障、社會救助措施,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救助、走訪慰問和送溫暖活動,切實解決困難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入踐行“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要求,進一步增強群眾觀念,改進工作作風,自覺深入基層一線特別是貧困地區、地震等災害受災地區,幫助群眾解決各類急難問題,把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送到群眾的心坎上。民政等部門要做好困難優撫對象、災區群眾、低保戶、五保戶、殘疾人家庭和零就業家庭、“空巢”老人等的走訪慰問和生活救助工作,確保各項救助補助資金發放到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要做好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符合條件的城鄉老年居民養老金、失業保險金的發放工作。
工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安、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要進一步強化責任,加強聯動,聯合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專項檢查,嚴肅查處各類惡意拖欠、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的違法行為,確保農民工按時足額拿到應得的報酬。
二、妥善安排保障災區群眾生產生活。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氣象災害預警系統,加強對雨雪、大霧、冰凍、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監測。要完善應急管理機制,加強災害應急響應,扎實做好應急物資和生活必需品儲備等各項應急保障工作,提高突發性災害的應急救援能力。要進一步加強災情信息報送工作,提高災情信息管理水平。要積極做好災害應對防范工作,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要妥善安排魯甸等地震災區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扎實做好受災群眾防寒保暖工作。要加大資金、物資保障力度,確保災區用水、用電、用火以及食品、藥品等方面的安全。紀檢監察、民政、財政和審計等部門要組成聯合檢查組,對救災救濟款物和救助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嚴肅查處違紀違法行為,確保救災救濟款物及時安全發放。
三、扎實做好重要商品供應保障工作。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好各項調控措施,重點抓好節日食品供應和“菜籃子”“米袋子”工程,全力保障糧油肉蛋菜奶等重要商品市場供應。要搞好煤電油氣運供需銜接,健全應急協調聯動機制,降低流通成本,加強市場運行動態監測,保障市場運行和物價基本穩定。要加強食品安全工作,注重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強化全過程監管,緊盯生產、流通和消費各個環節,進一步加大監管工作力度,大力開展糧油、蔬菜、副食品等節令商品風險隱患專項整治,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要執行好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減輕物價上漲對低收入群眾基本生活的影響。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要加強對食品藥品安全、電子商務和網絡購物等方面的監管,依法打擊制假售假等違法犯罪活動。
四、積極營造特色濃厚的節日氛圍。各地區各部門要深入宣傳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及省委九屆十二次全會精神,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凝聚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力量。要圍繞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唱響時代主旋律,廣泛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等活動,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年貨”,積極營造中國特色和云南地方特色的濃厚節日氛圍。要加大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力度,豐富節日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宣傳、文化、廣播電視等部門要組織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鄉土文化活動,積極推廣和普及優秀民間文化藝術,豐富城鄉居民節日期間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部門要加大“掃黃打非”力度,強化對文化、音像、網絡視聽節目、網絡出版、娛樂市場等的監管,堅決抵制低俗,凈化節日文化環境。旅游發展等部門要加強旅游市場監管力度,暢通旅游投訴渠道,堅決查處不合理低價、強迫消費等突出問題,倡導文明旅游,營造良好的旅游環境。
五、統籌安排好春運各項任務。要加強春運組織協調,充分發揮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等的作用,合理調配各類運力資源,增強各種運輸方式的協調性和互補性,增強運力保障能力。強化對客運車輛特別是旅游車輛、各類校車和單位車輛的安全檢測與監管,確保人民群眾出行安全順利。交通運輸部門和企業要科學預測春運期間旅客和貨物需求,合理制定運輸方案,統籌安排運力資源,加強昆明、西雙版納、大理、麗江等熱點地區和旅游城市的運輸組織。要加強信息共享和協作聯動,優化網絡、電話、手機客戶端等售票方式,為旅客提供便捷化購票渠道,繼續為學生、外來務工人員搞好團體票預訂等服務。要強化春運安保工作,公安、交通運輸、民航等部門要開展專項安全檢查,嚴肅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鐵路、民航等部門要加強交通疏導管控,針對可能出現的極端惡劣天氣和旅客滯留等突發情況,完善應急預案,做好應急處置各項準備工作。
六、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和維護社會穩定工作。要深刻吸取今年以來國內發生的一系列安全生產事故教訓,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紅線”意識,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度,突出煤礦、非煤礦山、道路交通、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消防、粉塵防爆、建筑施工、油氣輸送管道、尾礦庫等重點行業領域地區,深入開展安全隱患排查,集中開展專項整治。繼續強化人員密集場所、人流集中地方的安全管控工作,加強寄遞物流安全規范管理,嚴防各類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要加強對高速公路、國省干道的巡查,對易擁堵路段加派巡邏力量,嚴防重大交通安全事故發生。要針對冬季天干物燥,用火用電頻繁等特點,全面排查商場、市場、醫院、學校、勞動密集型企業等人員密集場所和消防安全薄弱區域,以及賓館、飯店、娛樂場所等公眾聚集場所,徹底堵塞漏洞、消除隱患,抓好消防安全管理和火災防控工作。要健全雨雪冰凍等災害性天氣風險預警機制,加強監測預報,做好應急協調聯動工作。要提早考慮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對冬種春耕生產的影響,抓好農業防凍防寒工作。信訪部門要深入排查調處矛盾糾紛,高度重視非法集資、勞資糾紛等問題源頭防范,嚴防發生群體性事件。公安部門要進一步強化對治安復雜地區的巡邏和控制,最大限度把警力投入到車站、機場、碼頭等重點部位,切實加大社會秩序維護和掌控力度。要針對“兩搶一盜”、網絡詐騙、制假售假等違法犯罪問題,因地制宜地開展集中整治打擊行動,確保社會治安大局穩定。要強化涉恐要素基礎排查管控,深入開展嚴打暴恐專項行動,加強重點地區、重點部位治安管控,嚴防暴力恐怖襲擊事件發生。檢驗檢疫、衛生計生等部門要做好口岸衛生、動植物檢疫、公共衛生事件防范應對等工作。
七、大力倡導節儉文明過節的良好社會風尚。各級黨政機關和黨員領導干部要嚴格落實《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和我省有關規定要求,大力弘揚中華民族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倡導綠色消費理念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本著簡約、儉樸原則安排好歲末年初和節日期間各種活動,堅決制止各種不正之風和奢侈浪費行為。堅持節儉辦晚會和節慶演出,嚴禁使用財政性資金舉辦年會、經營性文藝晚會。務實節儉組織好正常的黨、團、工會活動,開展好年終走訪慰問生活困難黨員、老黨員、老干部和軍隊離退休干部、優撫對象及企業困難職工等活動,保障干部職工按規定享有的正常福利待遇。嚴肅財經紀律,嚴禁以各種名義年底突擊花錢和濫發津貼、補貼、獎金和實物。積極開展減少煙花爆竹燃放的宣傳和引導,提高群眾環保意識,降低對環境的污染。
八、嚴格踐行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深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之以恒反對“四風”,深入學習宣傳《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在嚴守黨紀上遠離違紀紅線。黨員領導干部要帶頭崇廉拒腐,樹立良好家風,自覺抵制各類腐敗行為和不正之風,要特別加強對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的教育、提醒和約束,堅決杜絕“節日腐敗”。嚴禁違規用公款吃喝、旅游和參與高消費娛樂健身活動,嚴禁用公款購買贈送賀年卡及煙花爆竹等年貨節禮,嚴禁違規出入私人會所、借培訓中心奢侈浪費,嚴禁用公款接待走親訪友、外出旅游等非公務活動,嚴禁公車私用或“私車公養”,嚴禁違規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并借機斂財,嚴禁違規收受禮品、禮金和各種有價證券、支付憑證、商業預付卡、電子紅包,嚴禁違規參加老鄉會、校友會、戰友會。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暢通群眾監督渠道,加大監督執紀問責力度,對違規違紀行為嚴查快處,對典型、突出問題要點名道姓通報曝光,形成有力震懾。
九、認真做好節日期間值守應急工作。各地區各部門要強化領導干部責任,落實好崗位責任制,嚴格執行關鍵崗位24小時專人值班和領導干部帶班制度。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主要領導和值班領導要保持24小時通訊暢通,主要負責同志出差、出訪或節日期間去外地休假的,要按有關規定做好報備。要健全應急協調機制,暢通信息報送渠道,遇有突發事件或重要緊急情況要立即請示報告,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妥善應對和處置。公安、衛生等窗口單位,銀行、電力等服務行業及其他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單位,要安排好節日值班,細化應急預案,保障服務質量,對懶作為、不作為的要進行嚴肅問責。
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本通知要求,加強組織領導,周密安排節日期間有關工作,認真開展督促檢查,確保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項部署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