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消息發布后,富民縣廣泛動員全縣黨員干部職工、利用各種途徑,以會議、評議、研討、比對等多種有效形式迅速掀起學用兩部黨內法規的熱潮。
會議學。10月22日下午,富民縣紀委常委召開常委會議,由縣紀委書記主持專題會議,原文傳達學習《條例》和《準則》,各位常委結合工作實際積極發言,談看法、話體會。專題常委會要求紀委班子要帶頭,廣泛動員全縣黨員干部投身到新《條例》和《準則》學習實踐活動中。10月23日,縣紀委監察局召開干部職工政治學習會議,會上組織委局機關共40余名干部職工學習了新《條例》和《準則》,同時安排7名干部職工在會上交流發言,暢談學習心得,交流發言在今后幾周的政治學習會上將繼續進行。全縣各級各部門也相繼以專題會議的形式拉開學習帷幕,23日、26日,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先后召開專題學習會,開展新《條例》和《準則》學習活動。
評議學。充分利用相關新媒體平臺,廣泛引導全縣干部職工開展評議學習兩法規活動。分別在清風富民微信平臺、昆明后花園微信群、印象富民QQ群等,第一時間轉載、上傳新修訂的《準則》和《條例》,為黨員干部時時學、處處學提供便利。大家在各群內競相發言,有的認為,修訂黨內兩大法規,是黨中央對“黨紀嚴于國法”“紀在法前”的具體行動。有的認為,《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列出了黨員可能存在的“負面清單”,而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則約定了黨員干部道德標準。有的認為,《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既是行為標桿,又是執紀監督的“度量衡”;《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既是“休止符”,又是“緊箍咒”。有的認為,履行黨風廉政建設的監督責任,就要用好《準則》《條例》正反兩面鏡子,時時照、處處照。
研討學。縣紀委監察局安排縣紀委政策法規室、宣教室等部門開展前期調研工作,研究制定全縣深入學習貫徹《準則》和《條例》方案。首先是紀檢機關、紀檢監察干部先學一步、深學一層,在紀檢監察系統內召開學習研討會,全文印發兩個法規的新舊版本,逐章逐條、逐句逐字研閱學習,弄清法紀變化實質。在此基礎上,研究制作了“學習兩項法規、落實兩個責任工作記錄本”1000余冊發放到全縣各級領導干部,將新《準則》和《條例》“四個必須”“八條規范”“處分種類”“四種形態”等重要內容摘錄在記錄本上,時時供領導干部學用。
比對學。將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的實際工作與兩項新修訂的法規進行比對,對照新法規進一步梳理監督執紀問責主責主業的工作思路及方法。使紀檢干部進一步加深對《準則》和《條例》的認知,做到了學思踐悟,融會貫通,為2016年1月1日新《準則》和《條例》的全面從嚴實施打牢基礎,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