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人睡得早,但在永仁縣永定鎮太平地村,每月總有幾個晚上,村民們會休息得很晚,因為這是“鄉村夜話”的日子。
每到這個時候,村委會前的大榕樹下總是人頭攢動,村黨支部的干部會和群眾圍坐在小方桌前擺起“龍門陣”,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拉著家常,無話不說。
去年以來,村干部和群眾們“聊”出了幾件民生大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建成了總投資60萬元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徹底解決了全村留守老人的照料問題。
“現在正進行最后的裝修收尾工作,村里的留守老人開春后就可以住進來了。”順著太平地村委會黨總支書記張紹聰所指,一座現代化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呈現眼前:除了按標準間建設的住宿樓外,敞亮的文化活動室、醫務室,干凈的餐廳,平整的水泥操場和齊全的健身器材等設施一應俱全。
近年來,太平地村外出打工人員越來越多,去年已有300多人在外務工,創收超過450萬元,但這同時也帶來了新問題——外出打工者的家屬,尤其是老人沒人照顧。“在多次聊天中,村民們都提出了留守老人的照顧問題。群眾的訴求很強烈,所以我們就積極向掛鉤扶貧的省紀委省監察廳聯系反映,最終得到幫扶建成了這個項目。”張紹聰說。
“這個養老服務中心的建成,真是徹底解決了我和媳婦的后顧之憂。”一直在昆明務工的村民白云華滿懷感激地說,“以前出去打工總是不踏實,老是擔心家里老人身體出狀況怎么辦。現在好了,我們外出工作也放心了,真是很感謝村委會干部的努力和工作。”
“鄉村夜話”聊出的大民生,讓太平地村的群眾感受到了黨員干部實實在在的變化。“我們已經把‘鄉村夜話’的經驗推廣到各個村民小組,就是希望能真正拉近基層黨組織同人民群眾的距離,更好地傾聽群眾的呼聲,了解群眾的所思所盼。”張紹聰深有感觸地說,“只有這樣才能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做出的決策也才更符合老百姓的意愿,真正讓群眾滿意。”
(云南日報 記者 饒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