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省政府官網上發布《云南省2015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方案》,部署推進行政審批、投資審批、職業資格、收費管理、商事制度、教科文衛體育、地方性法規清理、監管方式、保障機制9大領域改革。推動各項改革從注重數量向提高含金量轉變;從“給群眾端菜”向“讓群眾點菜”轉變;從減少審批向放權、監管、服務并重轉變,著力解決跨領域、跨部門、跨層級的重大問題。
行政審批改革
不再保留非行政許可審批類別
全面清理和取消各級各部門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不再保留非行政許可審批這一審批類別。對上級政府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要嚴格執行,徹底放、放到位,及時糾正明放暗留、變相審批、弄虛作假等行為。完成并同步開展省級政府部門、省以下各級政府部門,依法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的公布工作。
嚴控新設行政許可,推行一個窗口受理制;推行受理單制度,建立審批時限預警制,實行限時辦理。切斷中介服務利益關聯,規范中介收費服務,實行中介服務清單管理,建立中介超市,加強中介服務監管。
投資審批改革
進一步縮小企業投資項目核準范圍
進一步縮小企業投資項目核準范圍,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建立企業投資項目網上并聯核準制度,制定并公布保留的企業投資項目核準有關審批事項及強制性中介服務事項目錄,由企業自主選擇,收費明碼標價。建設信息共享、覆蓋全省的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實現企業網上申報、有關部門網上并聯辦理。依托在線監管平臺,建立投資項目縱橫聯動協同監管機制,實現“制度+技術”的有效監管。
職業資格改革
嚴控各類評比達標表彰活動
在職業資格和評比達標表彰管理制度改革方面,我省將重點解決“掛證”“助考”“考培掛鉤”等問題,對職業資格實行目錄清單管理,嚴控各類評比達標表彰活動,嚴格實行中央和省兩級審批制度,除中央和省批準的項目外,擅自開展的評比達標表彰活動一律取消。
收費管理制度改革
不得強制企業贊助捐贈
按照“清費立稅”原則,對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進行清理、整合和規范。凡沒有法定依據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項目及收費一律取消,不得將政府職責范圍內的事項交由事業單位或中介組織承擔并收費。整頓規范行業協會商會收費,堅決制止強制企業入會并收取會費以及強制企業付費參加各類會議、培訓、展覽、考核評比、表彰、出國考察和強制贊助捐贈、訂購刊物等行為。嚴禁行業協會、商會依靠代行政府職能或利用行政資源,擅自設立收費項目和提高收費標準,加快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
商事制度改革
實行“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
在全省全面實行“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將企業登記時依次申請的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改為一次申請,由工商部門核發一個營業執照的“三證合一”登記制度。
實行“一照一碼”改革,由工商、質監、稅務3個部門分別核發不同證照,改為由工商部門核發一個加載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即“一照一碼”登記模式。
教科文衛體領域改革
取消上網服務場所總量限制
支持高等學校調整優化學科專業,全面落實公開招聘制度,支持高等學校依據有關規定自主選聘教職工。
建立統一的科技管理平臺,強化科技計劃實施的監管和績效評估。實行“先照后證”“寬進嚴管”,取消上網服務場所總量和布局要求,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優化全省文化市場發展環境。
在體育方面,將精簡賽事審批,加快構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制定我省體育產業政策,拉動體育消費。
衛生方面,將推進生育服務證制度改革,簡化優化再生育手續辦理。嚴厲打擊“兩非”行為。
地方性法規清理改革
實現立法與改革決策相銜接
加強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職能轉變方面的立法,對不符合改革要求的政府規章、政府及部門規范性文件進行重點清理,及時對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和政府及部門規范性文件提出修改、廢止的意見建議。堅決防止出臺與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職能轉變方面要求不相符的文件。
監管方式改革
實行“互聯網+監管”新模式
整合規范市場監管執法主體,對職能相近、執法內容相近、執法方式相同的部門進行整合,切實解決多頭執法、重復執法等問題。
探索智能監管,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化手段,實行“互聯網+監管”新模式。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實施云南省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及“一照一碼”工程,促進工商、質監、國稅、地稅等部門的重要信用信息的聯通共享。
保障機制改革
重大改革措施開展第三方評估
州、市、縣、區政府和滇中產業新區管委會要建立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職能轉變工作推進機制,增強改革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省人民政府推進職能轉變協調小組,應針對改革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和前瞻性、長遠性問題,深入調研,提出對策建議。對出臺的重大改革措施,組織開展第三方評估,對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事項進行專家評估,對重大改革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專項督促檢查。
記者李丹丹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