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下午,省委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團一行到魯甸“8·03”地震重災區龍頭山鎮沿河村進行宣講,并當場解答干部群眾的提問,為干部群眾解疑釋惑。
省委高校工委副書記陶晴的宣講深入淺出,緊緊聯系實際,贏得了聽眾的陣陣掌聲。陶晴從深刻認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形勢,準確把握“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和基本理念,全面落實中央確定的“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和重大舉措,提高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學習貫徹好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著力推動云南與我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五個方面,對全會精神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讀。
“對于‘8·03’地震的重災區,魯甸目前只有花椒和核桃產業支撐。國家對我們今后的產業發展有哪些重要的措施和決策嗎?”龍頭山鎮鎮長李昌甫首先提問。
“到2020年必須全面脫貧,并逐步實現小康社會。這是國家提出的重要決策,對云南,特別是對昭通這樣的貧困地區,這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陶晴這樣解答道。“國家層面會有政策的支持,技能的培訓(每戶至少培養一個技術人才),還有易地搬遷、恢復重建扶持一批,科技的引進帶動一批,人才的培養鞏固一批,對于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等特殊群體,國家還有政策幫扶。
龍泉中學的教師田廣非常關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的召開會給教師群體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和變化。陶晴解說道:“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就已經提出了均衡教育,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更加明確了均衡教育這個問題,‘三通兩平臺’就是均衡教育的具體舉措;在提升教育質量這塊上,國家已經在行動了,每期的‘國培、省培’(抽選各校點的骨干老師、校長、副校長參加各類國家級培訓或省級培訓)就是提升教育質量的具體辦法;還有針對貧困山區難留住優秀教師的問題,也在大量培養特崗教師,爭取教育均衡。
龍頭山鎮沿河村干部陳啟平笑著說:“聽了陶書記的宣講和解答,我現在明白我們當前就是要搞好恢復重建,抓好生產生活,帶動老百姓謀劃產業,帶領老百姓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