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認為,像我這樣的小角色,要想證明自己的能耐,必須得靠金錢,所以對村里的扶貧資金動了歪心思。現在看來,真是大錯特錯。”提起被處分一事,云南省富源縣大河鎮挑擔村取谷洞村民小組原小組長郭永懊悔不已。
此前,富源縣紀委接到群眾舉報,反映郭永貪污挪用上級撥給村里用于建設小水窖的2000余元抗旱補助款。“太肆無忌憚了!針尖大的權力也要用到極致,連抗旱的錢也敢貪,必須嚴查到底。”看到舉報信,該縣紀委信訪室主任楊峰非常生氣。
貪污建設小水窖的錢不過是冰山一角。隨著調查的深入,郭永利用職務便利搞貪腐的違紀事實逐一浮出水面:他以修建村莊道路名義虛報工程量,套取“一事一議”補助資金3118元用于個人花費;以農村電網改造名義向村民籌資后將4300余元揣進個人腰包;違反政策規定,收取63名低保戶、殘疾人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費2820元并據為己有。
“幾起違紀行為涉案金額總共1.2萬余元,看似不多,但卻直接損害了104戶家庭、422位基層群眾的切身利益,必須嚴肅查處。”最終,該縣紀委批準給予郭永開除黨籍處分,并將其作為今年“查除‘蠅貪’、助力脫貧”行動的典型案例,在全縣通報曝光。
在基層,群眾往往會覺得“老虎”離得太遠,但“蒼蠅”不時撲面。扶貧資金、低保補助金、養老金、建房補貼等各種惠農資金都可能成為腐敗分子垂涎和分割的“唐僧肉”。
“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就是要切實解決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說白了就是要狠打‘蒼蠅’,杜絕‘雁過拔毛’式的腐敗。”該縣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汪麗表示,“當前,我們工作的重點就是要堅決落實中央紀委六次全會部署,嚴肅查處扶貧領域虛報冒領、截留私分、揮霍浪費問題,以嚴明的紀律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保障,目前已查處脫貧攻堅領域基層干部違紀案件3件。”
富源縣出臺落實“兩個責任”實施意見,明確細化了鄉鎮(街道)黨組織以及書記、班子成員及紀委、紀委書記的職責,向全社會公開。將涉及民生政策落實、民生資金管理使用的站所、村委會及其工作人員全部納入監督對象,明確了鄉鎮(街道)紀委、職能部門、村(居)務監督委員會三個層面的監督責任,建立起完善的民生項目和資金備案、監督報告、問責處理等制度,嚴厲查處優親厚友、營私舞弊、“雁過拔毛”等違紀行為。(劉云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