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正風肅紀”專項紀律檢查以來,紅河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準確把握和運用“四種形態”,共糾正和查處干部紀律作風方面問題198件,處理515人,對情節輕微問題采取約談、批評教育、問責等方式處理了445名黨員干部。
紅河州以營造干部勇于擔當、干凈干事為著力點,以干部紀律作風為切入點和突破口,進一步加大監督執紀問責力度,積極組織開展系列專項紀律檢查。
調“焦點”明重點 有的放矢
紅河州緊扣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中心任務,抓早抓小,既用“望遠鏡”全面防控,又用“微距鏡”緊點重點,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
該州結合實際,將學習貫徹中央、省委重要會議精神、穩增長政策措施、扶貧開發攻堅戰、五大基礎設施網絡建設責任落實和“六個嚴禁”專項整治工作等內容,作為全州紀檢監察機關專項紀律檢查工作的重點。
為確保檢查成效,該州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具體措施和辦法,制定下發了《實施辦法》,明確了監督檢查的對象、重點、方式方法以及責任追究等具體要求。為弛而不息正風肅紀,又先后制定下發了多項工作部署性文件以及專項紀律檢查工作方案,全面啟動專項紀律檢查工作。
靠前獲取問題線索 拓寬監督渠道
紅河州進一步拓寬監督渠道,著力在問題線索發現上下功夫。該州在州內主流媒體連續刊播干部紀律作風問題舉報內容、舉報電話、舉報網站和舉報方式,并利用微信、網絡等媒體進行廣泛宣傳,同時,改版升級州紀委監察局網站,暢通快速、便捷的舉報渠道。
為進一步靠前獲取問題線索,紅河州建立干部紀律作風問題線索月報制。統一訂制100個干部紀律作風監督舉報箱,安放在州直部門和縣市重點企業顯眼位置,實行專人管理、按周收集問題線索,每月末對各地各部門提供的干部紀律作風問題線索進行匯總梳理。
紅河州還著力拓寬問題線索收集范圍。建立健全與黨委、政府督查機構和人大、政協監督機構聯系制度,并適時聽取企業、協會、商會、特邀監察員意見建議,著力拓寬和健全完善問題線索發現機制。
對獲取的干部紀律作風問題線索,由紀檢監察信訪部門統一登記錄入、統一提出擬辦意見、統一呈報分管領導審批。按照干管權限、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要求,認真做好調查核實工作。
動輒則咎 鐵面監督執紀問責
全州紀檢監察機關把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省州實施辦法以及“四風”問題作為紀律檢查的重中之重,堅持紀在法前,注重抓早抓小、抓細抓實,對頂風違紀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教育一片,不斷鞏固作風建設成果。
紅河州抓住中秋、國慶等重要時間節點,采取明查暗訪、交叉檢查、聯合檢查等方式抽查州機關500余輛公務用車使用情況,查處公車私用問題1件;抽查州級有關部門財務支出情況,對執行公務接待、工會經費支出規定不規范等問題進行糾正和督促整改。同時,派出21個檢查暗訪組暗訪州直各部門工作紀律情況,對存在工作紀律問題的18個州直部門相關責任人進行了責任追究。
該州還針對全州重點領域、重點環節、重大項目、重大事項,集中開展專項紀律檢查工作。分別由州紀委常委、州紀委派出紀工委書記帶隊,組成多個檢查小組,對全州13縣市和35個州屬單位落開展專項紀律檢查。
檢查組通過聽匯報、隨機抽查、查閱工作臺賬并與縣市和州級部門黨政主要領導、紀委書記、分管領導、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集中或個別談話274人次、隨機抽查27個重點項目、與23個企業負責人進行個別談話等方式,針對有關問題線索,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約談,及時發現和糾正干部身上的不擔當、不負責、不作為等問題。
全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緊圍繞“六個嚴禁”開展專項整治,共立案查處“六個嚴禁”案件86件,結案66件。同時,著力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腸梗阻”問題,通過召開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座談會開展專項紀律檢查等,對企業反映的政府及有關部門不作為、慢作為10個問題線索進行了督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