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沖市廉政教育基地初建于2014年,由騰沖市市紀委牽頭,會同騰沖市公安局、騰沖市人民檢察院、騰沖市人民法院、騰越鎮等單位,在騰越鎮觀音塘社區建設了“騰沖市廉政教育基地”,由市紀委和騰越鎮共同管理。廉政教育基地占地面積為2860平方米,主要分為廉政教育板塊和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廳兩個部分,目前,廉政教育部分已經全部建成,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廳正在建設,預計今年7月份建設完成。
廉政教育板塊主要由黛青色地面和灰白火山石雕組成,體現“清白”內涵。由“一碑、八德、一道、兩軸、二十一廉吏、八卷、一石”七個部分組成。
一碑:騰沖市廉政教育基地標志碑,由紅色黨徽和純藍字體組成,背景采用歷代書法家撰寫的39個“廉”字印章鑲嵌,作為中華民族廉政文化的印記。
八德:采用騰沖本土園林設計元素,以石刻屏風墻造景,正面有:“禮、義、廉、恥”,背面是:“孝、悌、忠、信”。這8字是孔子的德育精髓。
一道:由長19米的“蓮花”石雕和“愛蓮說”石刻組成的“廉潔大道”。大道源頭是一塊沉穩的“基石”,正面刻有 “為民、務實、清廉”,背面刻有“民為邦本,本固邦寧”。
兩軸:以畫軸、石雕造型布局,左側畫軸展示的是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右側是“三嚴三實”,即: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
二十一廉吏:浮雕以古書形式展開,闡述了戰國的公儀休、西漢的蕭何……一直到清末的林則徐共21位清官事跡,意在以人為鏡、以古鑒今、反腐倡廉。
八卷:為古竹卷形式,取火山石材雕刻,左右展開,綜合濃縮了春秋、戰國、西漢、東漢,三國,唐、宋、明、清時期的部分廉政思想。
一石:采用一整個天然火山巖石雕刻成“廉石”典故,講述“廉石”的由來。
同時,還設有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廳,該廳選取市級以上典型案例26個,以及發生在本市領導干部身上的30個典型案件,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切實發揮警示教育和震懾作用。
第一部分國內典型案例,選取了12個在全國影響較大的案例,如周永康、薄熙來、劉志軍、沈培平等案例,通過這些典型的腐敗案例,來揭示腐敗對黨、國家和社會的危害。正所謂權由民賦,責權相齊。權力越大、責任越大,黨紀國法面前,沒有特殊黨員。
第二部分云南省內各州市案例,選取了14個云南省內案例,包括云南錫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雷毅貪腐案,楚雄原州委原副書記、州長楊紅衛貪腐案,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政協原主席、黨組書記楊躍國違紀違法案,保山市林業局森林資源管理總站原工程師鄭天爽違紀違法案,通過這些案例來揭示反腐敗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不論腐敗分子職位有多高,手段有多隱蔽,也不論他逃往何處,黨和國家對一切腐敗分子都將嚴懲不貸。
第三部分違反八項規定精神案例,選取全國違反八項規定精神的案例20余個。
第四部分基層案例,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只有堅決鏟除基層腐敗,才能筑牢廉潔根基,基層腐敗不可忽視,“蒼蠅”同樣要嚴打。該板塊選取發生在本市領導干部身上的30個典型案件,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
據悉,騰沖市廉政教育基地將于7月份正式開放,面對全市廣大黨員干部開展廉政、警示教育。(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