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5月3日至9日,中國工農紅軍紅一方面軍紅一軍團和三軍團一部紅軍長征過元謀,途經6個鄉(鎮),115個村寨,行程300余里,并在龍街渡口誘敵佯渡金沙江,掩護中央紅軍主力從下游祿勸的皎平渡順利渡過了天險金沙江,在軍事戰爭史上譜寫了“巧渡金沙江”的著名戰例。
為發揚和傳承紅軍長征精神,元謀縣在該縣江邊鄉龍街渡西部(江邊鄉人民政府后七星山)建設紅軍長征紀念中心,包括紅色陳列館、紅色放映廳、紅軍泥塑回廊、紅軍蠟像館、龍街渡紅軍長征紀念碑、紅軍塔等設施。該景區于2008年12月開工,2010年12月完工,景區占地200畝,有建設面積1683平方米展陳館一座,有停車場、污水處理等設施,紀念館于2014年6月開始進行修繕布展,到8月底正式完工,9月12日正式開館。紅軍紀念館(展陳館)是元謀縣紅軍橫渡金沙江渡口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主題性建筑,位于景區西北側,為二層框架結構,總建筑面積1683平方米。紀念館分一、二兩層室內展廳。首次布展陳列43組108件珍貴紅軍遺物。一樓展廳以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戰略大轉移開始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的大事記,途經云南的重要歷史圖片、文字、實物和情景再現為手段,全面展示1935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中“巧渡金沙江”的偉大歷史。二樓展廳以元謀簡介、元謀兒女、紅色元謀為展示內容,全面展示元謀縣情和元謀歷史上的革命先烈和為元謀做出突出貢獻的人物和事跡。同時在二樓專設一個紅色影視廳,專門放映紅軍長征的各種影視片。紀念館通過大量的紅色遺址、遺物、圖表、照片,真實地反映紅軍長征過元謀這段珍貴史實。
1981年江邊鄉龍街渡紅軍標語被楚雄州人民政府命名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3月,被省人民政府確定為云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元謀縣金沙江龍街渡被國家發改委、中宣部、財政部等13個部門聯合確定為“全國100個紅色經典景區景點”之一。2009年,被云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命名為全省22個“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楚雄州唯一一個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之際,許多單位和學校以此為契機,把開展革命教育、了解革命歷程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紛紛組織干部職工或師生到元謀縣金沙江龍街渡進行“重走紅軍路、觀看紅軍標語、體驗紅色歷史”等愛國主義教育。使元謀縣金沙江龍街渡紅色旅游景點日趨火熱,目前為止,該景點平均每年接待各地游客10000多人次,據負責看守紅軍紀念館的工作人員介紹,進入6月中旬以來,每天到該館參觀的游客已經達到300多人次,在周末達500多人次。
(元謀縣紀委 楊金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