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紅軍長征集結扎西期間,由于廣大群眾聽了國民黨反動派及官僚地主的反動宣傳和恐嚇,不少青壯年和年輕女性都跑到大山里躲藏起來,留在家里的主要是老弱病殘和小孩,街上不時還有幾個要飯的窮人。加之扎西地處苗、漢、彝多民族聚居的邊遠山區,貧困程度深,紅軍進入扎西后,部隊補給困難,干部戰士生活都極為艱苦,但是廣大紅軍指戰員并沒有被困難嚇倒,也沒有悲觀失望,而是以苦為樂,充滿了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1935年2月6日,石坎莊子上。
中共中央即將召開政治局會議,毛澤東、周恩來等人進到屋子,剛剛坐定,博古、凱豐和躺在擔架上的王稼樣也來了。
屋里生著木炭火,煮沸的開水冒著熱氣,桌上除了開會必需的東西,還有煮熟的土豆,這對長期處在半饑半飽的紅軍指戰員來說,早點能有土豆算是美味佳肴了。大家都不講客氣,興高采烈地吃著。張聞天更是樂得眼睛都瞇成了一條縫。他邊剝著土豆的皮邊調侃道:“諸位,不要太急,謹防土豆噎人。”
一陣歡快的笑聲過后,周恩來說道:“我們今天在這里美美地飽餐了一頓,卻吃掉洛甫同志半個月的津貼。為吃這頓土豆,小吳天不亮就起床準備了,就像對待國宴那樣隆重。”
笑聲中,張聞天站起來,走到擔架旁,把剝了皮的土豆遞到王稼祥的手里。
兩心相印,王稼祥的眼里閃爍著感激的淚光。
1935年2月9日晚,扎西鎮紅軍總司令部駐地。
在江西會館和禹王宮之間有一棟單獨的三列兩間木結構平瓦房,毛澤東、張聞天就住在這簡陋的小屋里。
毛澤東的警衛員陳昌奉找來一捆稻草鋪在屋檐下的檐坎上,這是他夜間睡覺的地方。毛澤東把供給部分給他的戰利品一床虎皮褥子送給陳昌奉。
陳昌奉慌了,忙推辭道:“主席,這不行。”
毛澤東:“什么不行?——”
陳昌奉:“這是打土豪的戰利品,供給部專門分配給主席的,主席,你用吧!”
毛澤東:“老天不憐人吶,拿著吧。把身子凍壞了咋辦?”
陳昌奉分辯說:“主席,保護你是我的天職。”
毛澤東笑著說:“沒有你,咋能保護呢?”
毛澤東接著嚴肅地說:“這是命令!“
陳昌奉遲疑了,只好接過虎皮褥子。
天上下著大雪。陳昌奉找來木炭生火,抬到主席的小屋里。夜間,主席還要工作。
毛澤東的小屋里,還有一挑鐵皮擔子,里面裝有文件和筆墨紙張,說不上“文房四寶”,他使用的筆具只有毛筆、墨盒和鉛筆,使用的紙是毛邊紙。
1935年2月10日。扎西鎮中央紅軍總部。
張聞天向總司令部駐地走去,順便向朱老總討雙草鞋,他一進門就見朱老總腰間正勒著根繩子,剛好打完一雙草鞋。康克清見了張聞天,笑著說:“你要草鞋得先訂做呀!”
張聞天說:“老總的草鞋碼子是通用的,誰先來就是誰的。”
朱德是一個心地耿直,剛正不阿,勤苦樸實,端愨誠信的人,在艱苦的征途中,一直保持著艱苦樸素的作風,有空就打草鞋,還供了好多人穿哩。朱老總笑起來:“人家說我馬克思的書讀的少,就是草鞋打的多!去他的吧,沒有草鞋可是寸步難行啊!”
康克清說:“你這個草鞋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時候?”
朱德站起來解去腰間的繩索,穿著草鞋鼻子說:“等我們紅軍戰士都穿上皮鞋了,我就不打了!”
康克清說:“真是到了那一天,誰還要你的,你的草鞋也沒有銷路了,你說對吧,聞天。”
三人大笑起來。
周恩來進屋來,聽說聞天向朱老總討要草鞋的事也大笑了:“老總不僅要自給自足,還要供應好多人呢,真是供不應求哪!”
朱德說:“潤之說游擊性丟不得,我這個手藝也丟不得。”
周恩來聽了這話,捧腹大笑。